主持人控场,却控不住了,也是杜楠故意为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气更高,让对抗更激烈一些。
张仲笠说不了话,也只是站在原地挂着微笑,表情很含蓄,也很平和。
苏牧看着现场舞台,依旧没有生气。
他不怪现场观众,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是从众心理。
一直等现场的观众喊了足足一分钟的时间。
张仲笠咳嗽了一声,滚下去三个字才渐渐的停歇。
坐在张仲笠边上的魏翰义,甚至感觉不用自己出手了。
仅仅是一个内地的作曲家,就足以摁死苏牧这只小蚂蚁了!
张仲笠回头,看向舞台上的苏牧,拿着话筒距离嘴边很远,就显得很有气场一样。
“你说《夜曲》是你的作品,那么我们不妨简单聊聊这首歌,看看谁才是这首歌的真正作者,如何?”
其实,张仲笠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是有排斥的。
他是金牌作曲家,是华国为数不多,被称之为曲爹的作曲人。
污蔑别人抄袭,本身就有点道德谴责。
同时也不屑这样做,更明白,自己开口说别人抄袭他,其实就基本上已经做实了这件事。
但人在这个圈子,有时候你跟本身不由己。
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在张仲笠接受公司安排后,仔细分析《夜曲》后——
他发现,这首歌简直经典到让他浑身颤栗。
这很可能会开启一场中文歌的大变革。
如果这首歌变成他自己的,说不得他就能从曲爹,晋级为华国的音乐教父!
其实,这跟苏牧之前的分析差不多。
《夜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火爆。
因为这个时空没有周董,也没有中国风歌曲。
更还没有跟《夜曲》挂钩的那部小说。
因此,只有一部分新潮的歌迷会喜欢这首歌,大部分歌迷,其实只是感觉《夜曲》的配乐好听。
“《夜曲》这首歌的配曲,采用了F小调,这种调性本身带有忧郁、深沉的特质。”
张仲笠微微低沉的嗓音,慢慢的阐述着。
“这首歌更是采用了ABCABA的复杂结构,这种非传统的编排方式赋予了歌曲更强的叙事性和情感张力。”
“同时,开头率先使用六度向上跳进,因此第一小节的G就是第一个相对次要的高潮点。”
接下来就是一些专业术语了。
总之,让人听着高大上,准确来说是普通人听不懂的东西。
苏牧大概能听明白,对方把《夜曲》的配曲拆分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