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娱乐:全网黑的我,被中科院连夜捞走 > 第173章 认知不会消散是新生(第2页)

第173章 认知不会消散是新生(第2页)

“每片新叶都带着去年落叶的养分,看似独立,实则血脉相连。”

“认知也是如此,个体消亡后,其思想会化作养分,滋养着周围人的认知土壤。”

“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催生出新的认知。这难道不就是认知的延续?”

“这和你直播里说的认知共振息息相关。”

沈骁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

他停顿片刻,指向墙上斑驳的老照片。

“你看这些并肩作战的科研工作者,每个人的认知都在影响着他人,也被他人影响。”

“正是这种相互干涉,才让集体认知不断突破边界。”

他给予说道。

写着例子何尝不是认知在人群中流动,融合的过程?

就像无数细小的溪流汇聚成河,最终奔流入海。

人类的进步,本质上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认知共振。

而自己正是这场共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楚衍的思绪渐渐沉淀。

沈骁的话语像一把钥匙。

缓缓旋开了他长久以来的困惑。

他无法向直播间的粉丝解释清楚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自我。

认知是思维吗?

自我是不是就是记忆的集合?

如果认知高于个体,那'我'到底算什么?

这些问题,他曾经无法给出清晰的答案。

但现在,他忽然明白了。

想象一座冰山。

海面上可见的部分,是记忆。

你经历过的事,学过的知识,爱过的人。

海面之下,是思维。

逻辑,推理,创造力。

但再往下,在最深处的黑暗里,才是真正的自我。

这个自我,不依赖于记忆,不依赖于思维。

它是当自我忘记所有知识后,仍会选择去探索的本能。

失去全部记忆后,仍会感到痛苦或喜悦的原始反应。

剥离社会身份,学历,成就后,剩下的那一点无法被定义的存在感。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忘记亲人的名字。

但有些仍会对熟悉的旋律产生情绪波动。

那便是被病魔剥离一切后,最后残存的自我。

神经科学中的默认模式网络。

当人什么都不思考时,大脑某些区域反而会更活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