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多数科学家内心深处,仍觉得宇宙是被预先编程的宿命论。
可楚衍更愿意相信,这个充满星系碰撞,超新星爆发,生命诞生的壮丽宇宙。
是无数偶然叠加的奇迹。
就像在实验室里,无数次重复同一个化学反应。
却期待着某次意外的突变,诞生全新的物质形态。
这种矛盾的心态,折射出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深层困境。
既渴望用理性驯服自然,又本能地抗拒失去探索的意义。
或许正如楚衍所言,那些被奉为圭臬的物理常量,不过是人类为理解宇宙创造的语言工具。
而真正的宇宙规律,早已超越了人类逻辑所能触及的边界。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瞬间。”
“那个连时间都尚未诞生的原点。”
楚衍的声音很轻。
“就像过冷水突然结冰需要一粒尘埃,量子真空也需要一个'瑕疵'。”
“第一对虚粒子在暴涨场中偷取了能量,一个成了电子,另一个成了正电子。”
他继续道。
沈骁突然站起身。
那是宇宙最初的观测者,是波函数第一次坍缩的契机。
“然后呢?”
沈骁声音沙哑。
“第一个原子在三十八万年后诞生,但故事真正有趣的部分在之后。”
他画出螺旋状的星系雏形。
“当氢原子云中的某个区域密度稍高时。”
“密度波动引发引力聚集,聚集产生压力,压力点燃核聚变。”
“第一颗恒星就这样诞生了,而它死亡时的超新星爆发。”
楚衍笑了笑。
“锻造出了构成你我身体的重元素。”
沈骁突然接上他的话。
楚衍深吸一口气,开始阐述。
“沈老,我们总习惯将宇宙拆解成物质与运动。”
“可这就像把一幅名画撕成碎片,反而丢失了它的神韵。”
“事实上,物质与运动本就是同一种存在的两面,就像影子与光,看似分离,实则共生。”
“想象一个完全静止的湖面,就像刚刚茶杯里的茶。”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