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未来导弹发展到更进一步的小型化后的成果。
现在最多只能配搭两枚导弹。
这就决定苍龙二代本身就不大,所以是没办法装精卫变循环发动机的。
当然,还有一个现实情况就是星海未来集团现在仅有的几条发动机生产线已经拉满了。
根本排不出空余的产能去生产其他的发动机。
军部已经派人常驻生产线了,天天盯着生产线。
他们现在恨不得连每个零件都给编号记录,根本不可能划拉一台来做测试。
所以实验室内众人一合计,不如选用高超音速的冲压发动机。
这个国内的技术是现成的。
加上星海未来集团新的单晶高温合金材料,足够让现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更进一步。
这样就足够满足星海未来集团的需求了。
“液氧的储存环境论证怎么样了,无论是苍龙二代还是无人机母舰储存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个林远还比较担心。
孙朗伸手指向左前方的方向:“实验室那边已经在测试了。”
“液氧储存要在低温环境下,目前他们测试的最好结果是油箱几何容积的95%。”
“至于要求的压力安全范围倒是没问题。”
“那边实验室的兄弟们决定上高速钢,既能减轻整理重量又能保证内部压强在5-7kPa内。”
林远认真想了一下集团目前的产品目录:
“需要的高速钢我们集团应该还不能资产吧?这个应该需我出面去申请审批吗?”
孙朗笑着摇头:“不用了。”
“我们在拿到国家级实验室的资质后,国内的很多货物采购渠道已经对我们全面开放了。”
“只需要在国防科工局和其他几个部门备案就行。”
“我们在资质下来的第一时间就向各个单位下了近10亿的订单。”
“所有采购统一走实验室科研耗材的名义,备案已经通过了。”
“有些货已经送到了,有些还在路上。”
“行,那就辛苦你们了,无人机母舰的试飞时间大概定在什么时候?”
林远没有再去关心其他的节点时间。
现在飞机的研发体系集团内部已经走通了。
和其他各个单位的协作也都走上了正轨,时间能大大提前。
“明年上半年吧,具体的看母舰的风洞测试和隐身性测试结果如何。”
“如果和金乌一样测试一次性能通过,那就能在明年上半年面世。”
听到这个答案的林远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实验室。
他要赶明年上半年的时间阶段,一方面是因为明年南海风云诡谲,会有一番龙争虎斗。
另一方面是他要借此机会彻底让世界看清星海未来集团的能力。
不然以后随便来个人都能对星海未来集团搞什么调查和制裁,那岂不是烦死了。
看完这里后林远重新回到地面,左拐右拐的走向另一个实验室。
那里正在进行神经元的解析和生物电子信号传输研究。
这项技术关系到星海未来集团打响称霸世界的第一枪,是现阶段集团最核心的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