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娘子,别这样! > 第571章 女儿你跟宋言睡了没七千(第1页)

第571章 女儿你跟宋言睡了没七千(第1页)

横刀如雪,血流成河。

具装铁骑冲入无甲骑兵军阵之中,就如同一群虎狼肆虐羊群,纵横驰骋,不可阻挡。

这是兵种带来的先天优势。

这是武器装备带来的接近降维的打击。

重装骑兵,这就是。。。

风起于昆仑之巅,卷着融雪的寒气,漫过千山万壑,直扑向中原腹地。那声音??千万人齐诵《共生识论》的声浪,并未因朝廷禁令而消散,反而如春汛般涨涌不息,在每一个破晓与黄昏之间回荡。百姓不再惧怕夜半窗棂轻响,反倒点灯迎梦:那些曾被断忆器抹去的面容,如今在烛火摇曳中悄然归来,带着旧日的笑语、熟悉的口音,甚至衣角上淡淡的皂角香。

长安城外三十里,官道旁的柳树下,一辆破旧马车缓缓停驻。帘幕掀开,走出一位布衣女子,眉目清冷,却眼含星火。她抬头望了望远处巍峨的宫墙,嘴角微扬,低语一句:“婉儿,我回来了。”

她是柳芸。

三年前,她的刻印坊被焚毁时,她正将最后一卷《共生识论》藏入井底石匣。火焰吞没了木架、纸张、油墨,也吞噬了她半边长发。她在黑烟中昏死,被人救走,流落江南,以织布为生。可她从未放下笔。夜里,她用炭条在粗麻上誊写经文;白日,她教孩童背诵“记初者未亡”;每逢月圆,她便取出残存的手稿,焚香祭拜九心莲。

如今,她回来了。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唤醒。

她沿着暗巷潜行,穿过三条街市,最终抵达一处废弃茶肆。门扉轻叩三下,内里传来沙哑回应:“何以为证?”

柳芸从怀中取出一片干枯花瓣??正是九心莲,其上浮现四字:“共忆即生”。

门应声而开。

屋内已有七人围坐,皆是昔日刻印坊旧部,或断指,或失耳,皆因传播《共生识论》遭刑。见柳芸现身,众人起身欲跪,却被她一把拦住。

“不必行礼。”她说,“我们早就不该有上下之分。今日齐聚,只为一事:把书还给天下。”

他们摊开地图,红线纵横交错,标记着七十二座私塾、三十九处地下抄经所、十一座仍在运作的记忆泉眼。最北至雁门关外荒原,最南达五岭深处苗寨,皆有“共忆会”暗中联络,以梦传讯,以花载字,以歌记史。

“苏婉儿送出的‘火未熄’三字,已传遍十六省。”一名独臂老者道,“老厨娘将其绣进贡茶包裹,随御膳入宫,又被太监带出,辗转落入江湖游医手中。如今这三字,已被编成童谣,在小儿口中日夜传唱。”

柳芸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中央??敦煌莫高窟。

“玄觉大师燃井那一夜,三百画工各携一段记忆逃散。据报,其中六十七人已在途中遇害,但他们临终前都将文字默诵十遍以上,交由同伴铭记。目前已有四十三段壁画内容重现于民间手卷,另有十九人抵达西南,正筹建‘无字书院’??不立碑,不藏书,只靠口传心授。”

她顿了顿,声音转沉:“但我们仍缺一人。”

满室寂静。

“宁平。”她念出这个名字,仿佛触动某根隐秘琴弦。窗外风骤然止,檐下冰棱无声断裂。

没有人知道宁平去了哪里。有人说他化名游方道士,在岭南村落教授“记忆之舞”??一种通过动作复现祖先生活的仪式;也有人说他在北境矿场卧底,策反负责铸造断忆器的工匠,已成功改动机芯结构,使新出厂的机器无法清除深层情感记忆;更有人声称,曾在昆仑碑前看见一道身影独立风雪之中,手持竹简,逐字朗读《共忆纪年》,而林雪的虚影就站在他身旁,静静聆听。

但柳芸知道,他还活着。

因为她每夜入梦,都能听见他的声音,像风吹过麦田,低缓而坚定:“记住的人越多,我就越近。”

***

与此同时,敦煌戈壁边缘,一支驼队悄然穿行。领头之人戴着斗笠,肩披旧蓑衣,看不清面容。他手中握着一根青铜短杖,杖头雕着一口古井,井心嵌着一颗会跳动的水晶。

这是宁平。

他并未死。三年前,当秦相下令围捕“共忆逆党”时,他早已预知结局。他主动走入断忆器光束之下,任其扫描脑域,却不抵抗,反而引导记忆流向深处,将真正的核心意识封存在童年最平凡的一幕里??母亲晾晒棉被时哼唱的小调。机器判定“无危险思想”,仅作轻度清洗后放行。

自此,他成为“不存在之人”。户籍注销,画像从所有卷宗抹去,连思正台档案中也再无痕迹。他游走四方,以不同身份出现:有时是卖药郎中,有时是说书艺人,有时又是边境戍卒。他在市集讲古,在学堂授课,在坟前焚诗,每一句话都藏着《共生识论》的种子。

而在无人知晓的夜晚,他会取出随身携带的银瓶,轻轻摇晃。瓶中盛着苍梧山古井喷涌的第一滴水,混着九心莲的花粉与昆仑碑的碎屑。每当有人重新记起一个重要之人,瓶中便会泛起微光,如同心跳。

此刻,银瓶正剧烈震颤。

“有人在大规模唤醒。”他喃喃,“不止一地……是全国。”

他加快脚步,驼铃轻响,踏进一片沙暴边缘。风沙遮天蔽日,却掩不住远方天际那一抹赤红??那是被焚烧的纸屑升腾而成的文字云,仍在空中盘旋飞舞,宛如无数红色魂灵不肯离去。

他知道,决战将至。

***

长安宫中,苏婉儿正坐在织机前,手指翻飞。丝线不再是单调的红绿,而是按“忆痕”四色调配:朱砂怒、靛蓝哀、金粉望、墨黑誓。她织的不再是帕子,而是一幅长达百尺的巨幅锦缎,名为《万忆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