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原初之梦”协议启动方式。
不是由神决定,也不是由专家裁定,而是由普通人,在每一个清晨醒来时,选择是否愿意相信那个梦是真的。
三天后,林思成启程前往云南。
那里有一座偏远山村小学,校长名叫周文秀,三个月前寄来一封信,附带几十幅学生画作。信中写道:“孩子们最近都喜欢画一个穿旧夹克的男人,说他是‘带来春天的人’。我不懂这些,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变得更爱笑了。”
山路崎岖,班车颠簸了一整天才到村口。夕阳西下,一群孩子正在操场上追逐嬉戏,看到陌生人走近,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他。
有个小女孩跑上前,仰头问:“你是林老师吗?”
林思成一怔:“你怎么知道我姓林?”
“梦里有人叫你名字。”她认真地说,“他还说,你要替我们看看春天。”
林思成心头一震。
他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那你梦见什么了?”
小女孩歪着头想了想:“我梦见地下有座发光的城市,很多人手拉着手唱歌。你说,只要大家还记得彼此的名字,就不会再丢掉家。”
周围的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补充:
“我也梦见了!城市是蓝色的!”
“我在里面看到了奶奶,她还没去世呢,可她抱了我一下,说我以后要勇敢。”
“我梦见你在教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写字,写的第一个字是‘信’。”
林思成眼眶发热。
他知道,这不是巧合。
这些孩子,尚未被成人世界的逻辑彻底规训,心灵最为纯净,因此最容易接收到镜核散逸的原始信号。他们是第一批“自然觉醒者”,不需要仪式,不需要血祭,只需要一场梦,就能触碰到那个更高维度的真实。
当晚,他在学校住下。夜里,孩子们自发聚集在操场,点燃了几支蜡烛,围成一圈,请他讲故事。
“讲个关于梦的吧!”有人喊。
林思成坐在石阶上,望着满天星斗,轻声开口:“很久以前,人类曾经拥有一种能力,不用说话也能懂得对方的心意。那时候,悲伤会传染,快乐也会蔓延,一个人流泪,整片森林都会下雨。后来,人们害怕这种力量,把它锁了起来,藏在九块石头和一片极地冰川下面。”
孩子们屏息听着。
“可是有一天,有个穿旧夹克的男人,把最后一块石头打碎了。”
“然后呢?”一个小男孩急切地问。
“然后啊……”林思成微笑,“所有人都开始做梦。而且,他们发现,原来每个人的梦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像河流一样汇在一起,成了大海。现在,只要你愿意,每天晚上闭上眼睛,就能游进这片海。”
“那我们能见到你吗?”小女孩问。
“能。”他说,“只要你记得我。”
那一夜,全村人都做了同样的梦。
第二天清晨,林思成离开时,孩子们追出很远,挥着手喊:“我们会一直记得你!”
他没有回头,但眼角有泪滑落。
他知道,这份“记得”,就是新文明的基石。
一个月后,联合国成立“全球意识协调署”,简称GECO。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机构,而是一个基于梦境数据共享平台建立的新型决策系统。各国代表不再依赖情报与谈判,而是定期进入“共感舱”,体验彼此国民最深层的情绪波动。战争预算大幅削减,教育投入激增,心理健康成为国家战略重点。
与此同时,全球新生儿的语言发育出现显著变化。大多数婴儿在六个月大时便能准确识别他人情绪,并通过眼神和手势表达复杂意图。语言学家称之为“前语言共感能力觉醒”。
而在考古界,一个惊人的发现震惊世界:在格陵兰冰盖深处,钻探团队发现了一座与南极古城风格完全一致的遗迹。初步测定年代为公元前8300年左右,内部结构呈螺旋放射状,中心同样设有镜核基座,但早已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