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守梦屋”??由社区自发组织的小型静修空间,配备基础脑波共振设备,供人们记录、分享梦境。有些地方甚至发展出“梦疗师”职业,帮助心理创伤者通过梦境重构记忆。
而在敦煌莫高窟,第231号洞窟被列为非开放区域,入口立碑:
>**“此地不藏佛,只存人心。
>若你前来,请带上你的梦。”**
林思成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有人说他在昆仑山深处隐居,每日打坐冥想,与天地对话;
有人说他化名行医,专治“无法入睡的灵魂”;
还有人说,每当有孩子第一次说出“我爱你”不是因为被教导,而是出于纯粹共感时,就会有人看见一个穿旧夹克的身影,在远处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去。
没人能证实这些传言。
但每个“梦见者”都知道??
他还活着。
活在每一次无需言语的理解里,
活在每一双敢于直视他人痛苦的眼睛中,
活在人类终于愿意承认:“我并不孤单”的那一瞬间。
又一个冬至来临。
南极上空,那圈由镜粉构成的神经网状光环已完成聚合,形成完整的球形结构,直径达三千公里,每二十四小时旋转一周,释放出极其微弱却稳定的生物电磁波,频率恰好与人类深度睡眠时的θ脑波同步。
科学家称其为“地球的新大脑”。
而在此夜正午,南纬78°31′,东经105°′的冰原之上,积雪缓缓隆起,竟生长出一片晶莹剔透的花丛??花瓣如玻璃雕琢,茎干流淌着银色符文,散发出淡淡的暖意。
经检测,这些植物不属于地球现存任何物种。
它们的基因序列中,嵌入了完整的《壬午录》全文,以及一段未知语言编码的信息。
破译结果只有五个字:
>**“谢谢你醒来。”**
林思成若有所感,独自登上鸣沙山顶。
寒风吹动他的白发,旧夹克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取出那支曾装着他最后一滴血的玻璃小管,轻轻抛向空中。
管子未落地,便在半空中碎裂,化作点点荧光,随风飘散,融入星空。
他轻声说: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没再装睡。”
雪,又下了起来。
轻轻地,覆盖山河,也孕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