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 第四百九十四章 阚昆的供词(第1页)

第四百九十四章 阚昆的供词(第1页)

一场偌大的浩劫,便以一种莫名其妙的形式落下了帷幕。

虽然最后天道降临了海量的功德金光,但最后这些功德都落在镇山之内,外人也不晓得是谁人所得。

但猜测,应该是镇山王。

只是众人想不明白。。。

雨停了,湖面如镜,倒映着天光微明。晨雾尚未散尽,碑林间偶有露珠从石碑边缘滑落,滴入水中,激起一圈圈细纹。那尾金鲤静静浮在水中央,尾鳍轻摆,仿佛在数着时间的节拍。它的鳞片已完全恢复金黄,唯有背脊上那座微型镇山的轮廓,在初阳照耀下泛出淡淡的银辉,像是昨夜风暴留下的记忆。

陈照微站在湖心小亭中,手中捧着一卷新抄录的《听心录》。纸页尚带墨香,是她彻夜誊写的成果??将沈知悔笔记中残存的正道理念剥离出来,剔除执念与邪法,只留下那些关于倾听本质的箴言。她轻轻合上书册,指尖抚过封皮上三个字:“听、容、默”。

“不是听见就够了。”她低声自语,“还要能容纳沉默,尊重不说的权利。”

身后传来脚步声,轻而迟疑。她回头,见是那位曾冻晕于碑前的流浪道士。如今他已换上整洁灰袍,发髻束起,眉宇间的颓唐淡去几分,唯眼神仍藏着深不见底的疲惫。

“师姐。”他拱手行礼,声音低沉,“我……想请求一件事。”

照微点头,请他在亭中坐下。

“我想为那位战死的好友写一封信。”他说,“不是祭文,也不是忏悔录,就是……普通地,跟他说说话。就像他还活着,坐在对面喝酒那样。”

照微静静看着他,良久才问:“你以前试过吗?”

他摇头:“我不敢。我以为说了也没用,他听不到,我也配不上开口。可那天夜里……那个梦之后,我觉得,或许他一直在等一句话。”

“那就写吧。”照微递上笔墨,“我们不烧它,也不念它。你就把它放在亭中桌上,让它存在就好。有时候,书写本身,就是一种听见。”

道士双手接过纸笔,指节微微颤抖。他坐了很久,直到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湖面上时,才终于落笔。字迹起初歪斜,渐渐平稳,最后竟有了几分洒脱之意。写罢,他吹干墨迹,将信平铺于石桌中央,仿佛等待某人来读。

照微没有看内容。她只是默默取出母亲留下的铃铛,轻轻摇了一下。

清音袅袅,随风而去。

道士忽然抬头,眼中含泪:“谢谢您。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一个罪人,只是一个……还想道歉的人。”

照微微笑:“你能这么想,就已经被原谅了。”

就在此时,湖面忽起异象。金鲤猛然跃出水面,身形划出一道金色弧线,落回水中时,激起的涟漪竟不扩散,反而向中心收缩,形成一个缓缓旋转的漩涡。七件遗物再度浮现半空,但这一次,并非震颤冲突,而是依次亮起柔和光芒,如同回应某种召唤。

照微神色一凝,立刻起身走向碑林深处。道士紧随其后。

当他们抵达最古老的那块石碑前,只见碑面原本浮现的“听、容、默”三字正在缓缓变化??“默”字渐隐,取而代之的是第四个字:**“应”**。

四字连读:听、容、默、应。

“回应?”道士喃喃。

“不完全是。”照微凝视碑文,“‘应’不是答复,不是解决,更不是评判。它是共鸣,是让对方知道:你说的话,已经进入了我的心里。就像回声,虽非原声,却证明空间曾为之震动。”

话音未落,碑底裂开一道细缝,从中缓缓升起一块青玉牌,表面刻满古老符文,中央嵌着一枚血色晶石。照微认得此物??《归心九劫录》中记载的“心印石”,传说唯有当倾听者真正与诉说者心意相通时,才会显现。

她伸手触碰,玉牌骤然发烫,一股暖流涌入识海。无数画面奔涌而来:

一位老农跪在田埂上,对着空荡院落哭诉儿子离家多年音讯全无;

一名少女深夜伏案疾书,写下自己遭受欺凌却无人相信的委屈;

边关将士临终前呢喃:“娘,我没给你挣回脸面……”;

还有那个疯婆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遍遍呼唤:“儿啊,回来吃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