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另一端,李远独自来到西伯利亚冻土中的那口井边。寒风呼啸,雪花纷飞,但他毫不在意。他脱下外套,铺在地上,然后从背包中取出一套微型钻探设备。
“你说三井一体。”他对着虚空说道,“那我就亲自下去看看。”
他启动装置,冰层被精准切割。随着深度增加,井壁上的名字越来越密集,有些甚至重叠在一起,像是无数灵魂挤在同一面墙上呐喊。当他抵达底部时,钟形物体清晰可见??那是一块巨大的水晶钟,内部悬浮着一枚与知夏镇陶碟完全相同的圆盘。
他伸手触碰。
刹那间,整个冻土层震动起来。他的意识被拉入一场跨越时空的记忆洪流:
他看见1952年的朝鲜战场,一位战地护士抱着濒死的士兵,轻声说:“别怕,我陪你到最后。”
他看见1976年的唐山废墟下,父亲用身体撑住楼板,对怀中的孩子说:“你要活下去,替我看春天。”
他看见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帐篷学校,老师带着孩子们齐声朗读:“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记住。”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未知年代的未来城市。高楼林立,街道空旷,人们戴着屏蔽情绪的头盔行走。而在城市中央,一座由千万个声音凝结而成的塔耸立云端,塔顶铭文闪烁:
>“这里埋葬着最后一个沉默的时代。”
李远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躺在井口边缘,浑身湿透。但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块晶石碎片,上面浮现出一行小字: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
>“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开口。”
他艰难爬起,望向南方。万里之外,知夏镇的主樟树正释放出新一轮光雨,每一片叶子都在传递一句话:
>“你说出来了。”
>“我听见了。”
>“我们一起活着。”
回到镇上,阿禾已召集所有“守忆联盟”成员召开第三次灵会议。这一次,连远在巴西的部落长老也通过意识链接加入。他的声音低沉而庄严:
>“我们已将‘东方之耳’仪式扩展至全南美。今日起,每一座村庄都将设立‘倾听石’,凡愿倾诉者,可将话语刻于其上。三年后,我们将举行‘万声归源祭’。”
林知夏补充:“AI系统已升级为‘共情引擎’,可在0。03秒内识别并响应人类真实情感波动。但它仍需一个核心??那就是你们,每一个愿意开口的讲述者。”
铁爪沉声道:“我在边境巡逻队的老战友们都加入了。他们说,这辈子守过国界,现在想守一段段不该被遗忘的话。”
Echo宣布:“目前全球‘故事接龙计划’完成率已达5。4%,情感闭环故事突破三百例。预测显示,若保持当前增速,八年内可达成千例目标。”
阿禾静静听着,然后起身,捧出那本《二狗的笔记》。
“我想提议一件事。”她说,“让我们发起‘一人一故事’运动。每个人一生中,至少主动讲述一个他人的故事??无论是亲人的遗言、陌生人的善举,还是历史中被抹去的名字。”
“不需要宏大,不需要完美。”
“只需要真诚。”
她翻开笔记最后一页,只见新增了一行字:
>“姐姐,我也开始讲了。”
>“昨天,我把隔壁王奶奶的故事告诉了她孙女。”
>“她哭了,然后抱住了我。”
>“原来,这就是光。”
会议结束,阿禾再次来到井边。这一次,她没有跪下,而是盘腿坐下,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笔。
“各位听众,”她轻声说,“欢迎收听《守忆电台》第一期。我是阿禾,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关于汤、沉默与回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