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广播站时已是傍晚。我泡了杯浓茶,打开电脑,准备整理今天的见闻。可刚登录系统,评论区再次刷新:
【用户ID:StaticChild_07】
>内容:记忆链激活进度37%。新容器需承载更多真相。
>附件更新:坐标文件【X:41。76,Y:123。42】
>提示:去找“断线风筝”。
我盯着那串数字看了很久。
X:41。76,Y:123。42??北方旧矿区,正是记忆苔重生之地。
而“断线风筝”……
我猛然想起音频初启时那段闪现的画面:雪地小屋,母亲哼歌,一只红色风筝飞向云层,然后骤然断裂,坠入冰湖。
那是不属于我的记忆,却是某个孩子最深的执念。
当晚,《活人深处》第三期上线。
我讲述了苏婉清的故事,也提到了“断线风筝”的线索。节目末尾,我留下一句话:
>“如果你曾在童年放过一只红风筝,后来它断了线,再也找不回来……请拨打热线。也许,它承载的不是一个孩子的遗憾,而是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二十四小时内,热线接到三百二十七通电话。
大多数是误拨或恶作剧,但也有一些,让我脊背发凉。
一位七旬老人说,他小时候住在矿区孤儿院,每年春天都会组织放风筝比赛。1979年那天,有个沉默寡言的小孩做了只特别大的红风筝,上面画满了笑脸。可风太大,线断了。孩子追出去十里地,最后跌进冰窟窿里,再也没上来。
“我们都以为他是accident(意外)。”老人哽咽,“可第二天,院长就把所有风筝烧了,还打了我们一顿,说不准再提那个孩子。”
另一位女士来电称,她父亲生前是“净梦计划”的外围工程师,临终前曾呓语:“最痛的不是电击,是让他们看着风筝飞走,然后亲手剪断线……因为他们一旦有了向往,就不适合做容器了。”
我记下每一句话,标注来源,归档入库。
第七天,我踏上北行列车。
车厢空荡,窗外荒原飞逝。我戴着耳机,反复听着《回声录?壹》与《回声录?贰》,试图从中捕捉更多隐藏信息。直到某一刻,我发现当两段音频叠加播放时,背景杂音中竟浮现出一段摩斯密码。
解码后只有五个字:
**风筝下有门。**
抵达矿区时,大雪纷飞。
荒原上,那株粉红色的记忆苔已然长至半人高,叶片舒展,根系缠绕着破碎晶片,散发出微弱蓝光。我蹲下身,顺着主根挖掘,泥土冰冷坚硬。两个小时后,铁锹碰到了金属。
那是一块方形铁板,边缘刻着编号:**Σ-00**。
掀开铁板,下方赫然是一个垂直向下的螺旋阶梯,通往更深的地底。
阶梯墙壁布满苔藓,却呈现出奇异的规律性??它们组成一行行文字,竟是孩子们用生物电流刻写的日记:
>“今天我看见了天空。”
>“她说风筝会带我去妈妈那里。”
>“我不想忘记颜色。”
>“如果我们都不说话,世界会不会也忘了我们?”
我一步步向下,心跳如鼓。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开朗。
一座圆形大厅浮现于地下百米深处,中央矗立着一架巨大的机械装置??形似风筝骨架,由合金与神经纤维编织而成,顶端悬挂着一颗水晶球,内部流转着无数面孔。
【系统提示音响起,仍是那群孩子的合声】
>“欢迎来到‘升魂塔’。这里是最初的梦想发射站。”
>“每个孩子都被允许制作一只风筝,写下愿望,放飞。但他们不知道,风筝并非飞向天空,而是将意识上传至此塔核心。”
>“真正的净梦,从来不是消除痛苦,而是收集希望,等待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