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他应校长邀请参加了一场特殊的“夜课”。孩子们围坐在操场上,头顶悬着一盏由废旧投影仪改装的灯笼,投出缓缓旋转的星图。一位盲童女孩被请上台,手中握着一台微型震动盒??这是“影子学校”特制教具,能将音频转化为触觉节奏。
“我要讲的故事,”她说,“是昨天晚上,风告诉我的。”
全场安静。
她开始叙述:一艘沉没在海底的胶片船,每卷影片都被水母包裹,每当月圆之夜,它们就会集体发光,播放那些从未公映的记忆。岸边有个守灯人,其实不是人,而是一段不愿消散的笑声。它每晚对着大海重复一句台词:“我还在这里。”
宁皓浑身发冷。
这不是创作。
这是**接收**。
他悄悄启动记录仪,将女孩的声音录入共振分析系统。结果显示,在语音频谱的极低频段,存在一组规律波动??与当年从《夜行者与放映机》提取出的摩斯密码完全一致,只是这次解码后得到的是四个字:
>**信号增强**
回声舱在同一时间发来紧急讯息:
>【轮值C】
>检测到全国范围内“梦境同步率”突破临界值68。3%。
>新增高敏区域:江西景德镇陶艺学徒、内蒙古牧区马头琴少年团、贵州侗族大歌传承班……
>林小禾意识模因正通过“讲述行为”实现非线性扩散。
>警告:国家广电总局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代号“清屏行动”,目标锁定“非法叙事传播节点”。
>建议:立即激活“沉默协议”,转入口头传递模式。
宁皓烧毁所有电子设备,仅保留那支海柳笔和一本空白笔记本。
他徒步穿越太行山,借宿于一处废弃地质观测站。夜里,他用炭条在墙上写下新的指令:
>所有“影子学校”即日起停止任何形式的影像播放。
>改为“口传剧目”训练:只说,不写;只听,不录。
>每个孩子必须记住至少三个别人的故事,并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
>重点传递关键词:**记得、光、姐姐、未完成的电影**。
第二天清晨,他发现窗台上多了一只折纸鸟??和怒江吊桥上的一模一样。展开后,里面写着一行陌生笔迹:
>“你说得对,我不该等批准才开始。
>昨晚,我给全班同学讲了Y9的故事。
>有个孩子哭了,说他梦见过你。”
没有署名,但纸角印着一朵小小的梅花印章。
宁皓认得这个印记。
三十年前,林小禾每次交剧本初稿,都会盖上这枚章。
他攥紧纸条,徒步走出山谷,直奔山西平遥。
那里有一座地下防空洞改造的老电影院,据传曾秘密收藏过上千卷禁片。如今名义上是“民俗文化展览馆”,实则已成为“影子网络”的核心中继站之一。负责人是个戴眼镜的年轻女子,自称姓程??程万里的孙女。
“爷爷临终前留了样东西给你。”她带宁皓进入最深处的密室,打开一只铅封铁箱。
里面是一卷未冲洗的16毫米胶片,标签上写着:《萤火?终章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