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传授了这样一门投掷术之后,大家一边要竭力的压抑隐藏,一边又要拼命的揣摩参悟,这样的状态中,所有人对其初次绽放,都充满了期待。
现在,不仅是他们手中一根根投枪在极尽“绽放”,也是他们的心境在喷薄释放。
爽!
连自诩冷静,不被杀戮所迷的张山,此刻也沉浸在了这样的心境之中。
直到接连三声急促的啸鸣之音灌入脑海,他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这与前面的几次投枪前传来的啸鸣,有着明显的不同。
张山放眼看去,也发现了战场上形势的根本改变。
到了现在,包括位于第三层中央的一支,第四层内侧的两支,以及位于最后方充作预备的两支,总共五支未曾受到任何直接打击的万人骑队,全都已经做出了反应。
朝着远离他们的方向,四散逃亡。
便是受到他们直接打击的七支骑队,也总有一些幸运儿,此刻也都加入到了逃亡的行列之中。
总加起来,人数也有将近两万。
也就是说,“黑风军”在将己方优势利用到极致之后,这划时代的“驭马投掷术”,也“仅”将五万出头的敌骑留了下来。
便是这些被强留下来的,也有许多是失去了行动能力的重伤患,还没有咽气身亡。
也就是说,经“黑风军”筹谋许久,处心积虑的痛击之后,被观倚为干城的十二万铁骑,依然有近七万在逃。
对于这样的战果,张山等实际执行者,都是有些不满足的,看着那如无数苍蝇般嗡嗡四散的敌骑队伍,心中都不免想,要是再快一点,再准一点,结果没准就会更好一些。
不过,这种在“黑风军”众骑心中,“不圆满”的结局,却已经击碎了所有玄幽铁骑的心志。
便是那个人实力极强,那一根根投枪几乎没对他们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的将领,面对这眨眼间就折了近半兵力的恐怖打击,一个个也都是心如死灰,看到了必然己方铁骑必然败亡的结局。
被身周逃亡人群裹挟的他们,也生不出违逆大势,独挽狂澜的贪念。
大多都顺应着周围裹挟的人潮,毫无主见的逃向荒野各处。
一少部分极有主见的,最多也就在逃亡中尽可能的收拢兵,聚集更多的兵力,并有意识的引导队伍向荒原以东移动。
不过,这样的“主见”,却让他们成为了下一波打击的重点。
听到连续三声急促的啸鸣之后,原本还呈大军团集结冲锋的庞大骑队,迅速分散开来。
从高空俯瞰,左右两分的三万六千骑,仿佛瞬间崩解,化作一支支规模仅百人的骑队。
三万六千骑,散做三百六十支百人骑队。
每一支百人骑,都有一主两副,三名统领。
分散开来的他们,再不受任何调令的指挥。
如何追击,追击谁,是否攻击,采取什么样的攻击。。。。。。百人骑队的一切决策权,全都下放到骑队手中,由他们自己决定。
这就像是一只凶猛的狮虎,摇身一变成数百只嗜血而凶恶的狼群。
“黑风军”回到了自身最擅长的领域。
虽然,经过耿煊一次又一次的整编磨合,刘牧等专业人士的苦心重塑,“黑风军”在大军团作战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再不是懵懂生涩的幼雏。
可“黑风军”的“先天禀赋”??小团体的战术执行力,却也没有因此埋没,反而还在持续的提升中。
现在,面对四散逃亡的近七万铁骑,黑风军“不得不”也将手中兵力分散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