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一时间,
顾清清唱的《海绵宝宝》片段毫无悬念地冲上热搜榜首。
更令人惊喜的是,
他在节目中提到的“汪苏龙”老师,竟意外引发了连锁反应。
“我的天!。。。
新电影上映当天,我站在电影院门口,看着人群陆续走进放映厅。公司为这部电影安排了大规模的首映活动,现场布置得十分隆重,红毯、灯光、媒体采访一应俱全。我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西装,面带微笑地接受着采访。
“这是你第一次担任男主角的电影,感受如何?”一位记者问我。
我笑了笑,“很紧张,也很期待。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挑大梁,希望观众能喜欢。”
另一位记者追问:“听说你在拍摄期间投入了很多情感,甚至为了角色专门学习钢琴,这段经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点头,“我觉得演员的责任就是让角色真实可信。如果我只是照本宣科,那可能无法打动观众。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去贴近角色,理解他的痛苦和挣扎。”
采访结束后,我走进影院,在第一排坐下。银幕亮起的那一刻,我的心跳也跟着节奏加快。
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青年音乐人因一场意外失去舞台,陷入人生低谷,最终通过自我救赎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而我在其中饰演的角色经历了从辉煌到失落、再到重生的过程。
随着剧情推进,我能感受到观众的情绪逐渐被带动起来。尤其是在那段深夜琴房崩溃独白的戏中,整个影厅几乎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世界里。
当最后一个镜头落幕,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松了一口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散场后,顾清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你做到了。”
我转头看他,眼中带着笑意,“谢谢你一直相信我。”
他点点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几天后,电影正式上映,票房表现超出预期,豆瓣评分也一路攀升至8。2分。许多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称赞我的演技自然真挚,尤其是对角色心理变化的刻画非常细腻。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唱歌跳舞的小鲜肉了。”有人这样评价。
“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成长。”另一条评论获得大量点赞。
面对这些赞誉,我没有过多回应,只是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电影海报,并配文:“感谢所有陪我走过这段旅程的人。”
与此同时,《演员的诞生》节目也进入高潮阶段,选手们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特邀导师,我不仅要点评他们的表演,还要亲自示范一些高难度的片段。
有一次,节目组安排了一场即兴表演挑战,要求选手在没有任何剧本的情况下,根据随机抽取的情境完成一段十分钟的演出。
轮到一位年轻男演员时,他抽到了“得知母亲病重,却无法回家见最后一面”的情境。他站在舞台上,眼神茫然,身体微微颤抖,随后缓缓跪倒在地,低声呢喃:“妈……对不起……”
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已经完全沉浸其中。表演结束后,我带头鼓掌,并在点评时说道:“你的表达没有刻意煽情,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让人动容。”
他红着眼睛点头,显然被我的认可感动到了。
节目录制结束后,我走出演播厅,夜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我抬头望向星空,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从跑男出道,到发行单曲,再到影视圈的突破……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也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而我要做的,是走得更远。
接下来的一周,我马不停蹄地参与了多个城市的路演活动。每到一座城市,都能看到粉丝们早早排队等候,举着灯牌、横幅,热情高涨。
有位女孩在见面会上对我说:“谢谢你让我知道,努力真的会有回报。”
我看着她,认真地说:“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