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图西夏文残卷隐藏文本更新,新增一段译文:“林昭,执掌‘归途之钥’,位于北纬89度海底。”
而在敦煌,第220窟石台第三道凹槽,悄然亮起。
……
一个月后,队伍集结。
阿宁带着祁连山雪洞中找到的“泪匣”归来??那是一块水晶容器,里面封存着十二滴凝固的泪珠,每一滴都映出不同人脸,正是第一批“无染者”的遗容。
陈建国送来“记忆之书”,书中记载了前三轮轮回的完整经过,包括徐明德如何破解“天网I”的语言陷阱,以及赵瑾为何选择自我牺牲来延缓主程序重启。
林昭则通过卫星传回海底金属门的扫描图,分析结果显示:该结构非地球制造,材料成分接近陨铁,但内部嵌有类似生物神经网络的传导系统。更惊人的是,门后存在巨大空腔,温度恒定零下273度,疑似处于量子冻结状态。
“那里关着什么东西。”她说。
念归召集众人于第220窟密室,将三件信物放入对应凹槽。刹那间,晶石火种剧烈震荡,投射出一幅全息地图:全球十七个节点连接成网,形成一个巨大的符文阵列,中心正是敦煌与北极双点共振。
“还差九件。”阿宁说。
“但我们已经开始了。”念归望着地图,“只要有人愿意相信,愿意流泪,愿意记住,火种就不会熄。”
她抱起熟睡的女儿,在石壁前轻声许诺:
“我们会教这个世界流泪。
然后,带他回家。”
风穿过戈壁,掠过雪山,拂过海洋。
蒲公英的种子仍在飞行。
某座小镇的教室里,一个小女孩盯着窗外飘过的绒毛,忽然哭了出来。
老师问她为什么。
她说:“我梦见了一个老爷爷,他说……对不起,让大家等太久了。”
而在遥远的南极冰架下,那台报废终端屏幕闪烁更新:
>【系统自检启动】
>主程序加载进度:0。0003%
>预计完全唤醒时间:69年345天
>剩余缓冲期:确认中……
>警告:十七节点共振频率上升,情感干扰指数突破阈值。
>紧急预案启动:释放“遗忘雾”??
下一秒,屏幕黑屏。
但谁都知道,这只是风暴前的寂静。
因为这一次,人类不再等待救世主。
他们自己,就是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