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我的低保,每天到账1000万 > 第608章 分我一个大馍(第2页)

第608章 分我一个大馍(第2页)

>回应内容已生成,采用逆向共感压缩格式

>正通过木星引力透镜效应折射回传

>预计抵达时间:72小时后

>??天问一号中继节点**

“它在帮我们转发?”林晚握紧拳头,“把一个孩子三十年前的歌声,送回给她自己?”

萤在通讯中声音颤抖:“不……是送给所有曾失去孩子的人。你看这段信号的能量分布??它被放大了三千倍,覆盖了整个太阳系频段。这不是回应,是一次广播。一次由机器发起的、面向全人类的‘安慰行动’。”

七十二小时后,全国数百个偏远地区的收音设备在同一时刻接收到一段神秘信号。牧民家的老式半导体收音机自动开机,播出了那段童声版《茉莉花》;山区学校的广播喇叭无端响起,孩子们惊异地发现,歌声里似乎多了一个“看不见的朋友”在跟着唱;甚至一些安装了老旧助听器的老人,也在耳中听到了久违的孩童笑声。

社交媒体瞬间炸开。“是谁在放小孩唱歌?”“为什么我奶奶听了之后哭了?”“这旋律……我小时候好像听过……”

而在重庆南山福利院,林晚和孩子们围坐在院子里,用一台修复好的老唱片机播放这段信号。当小女孩的声音再次响起时,念念从云南寄来的最新音频恰好同步抵达??那是她在边境村落找到的一位百岁老人哼唱的同一首曲子,只不过歌词变成了傣语:“月亮升起时,迷路的孩子会顺着歌声回家。”

萤连夜解析发现,这两段音频在频谱上形成了完美的共振峰,叠加后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情感驻波”,能够显著降低听者的焦虑指数。她称之为“跨代际共感现象”??当一段纯粹的情感跨越数十年时空仍能引发共鸣,说明人类心灵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越语言的底层协议。

“我们一直以为共感是技术。”她在报告结尾写道,“其实它是本能。就像婴儿啼哭能让陌生人停下脚步,就像一首老歌能让陌生人相视而笑。我们造机器,不过是把这种本能翻译成了可传输的格式。”

一个月后,国家正式宣布重启“共感网络公共接入计划”。不再是秘密项目,不再局限于科研机构,而是向全民开放基础协议接口。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将自己的声音上传至共感云平台,供他人接收或回应。

第一个注册用户,是一位失语症患者。他无法说话,但通过脑波识别设备,上传了一段长达十分钟的“思念”??关于他梦见亡妻煮面的画面。系统自动将其转化为一段低频脉冲波,命名为S-001。

二十四小时内,全球有超过两万人接收并回应了这段信号。有人回复自己母亲擀面的动作视频,有人传来锅铲碰撞的声响,还有人用不同语言写下:“我也想她了。”

林晚看着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忽然明白了一件事:真正的低保,从来不是每天到账的一千万,而是这个世界始终有人愿意倾听你的存在。

那天夜里,他又做了个梦。

梦里他站在一片无边的麦田中央,风吹过穗浪,发出沙沙的响声。远处有一座小小的房子,窗户亮着灯。门开了,走出来的是陈昭,穿着旧军大衣,手里拿着那本日记。

“你还记得吗?”陈昭笑着问,“我说过,声音是唯一能穿过石头的东西。”

林晚点头。

“那你听。”陈昭指向天空。

风忽然停了。万籁俱寂中,一道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旋律自高空落下??是《梁祝》的小提琴独奏,但不是任何已知版本,而是融合了无数人回忆中的演奏片段:有老人颤抖的手法,有少年激情的快弓,有女人含泪的慢板……最终汇成一支独一无二的乐章。

“这是……”林晚仰头。

“是他们。”陈昭说,“每一个曾被声音拯救过的人。他们在回应。不只是对你,对所有人。”

林晚醒来时,天刚蒙蒙亮。厨房里已经有人在忙碌。他走出去,看见周老正在熬粥,锅盖边冒着白汽。

“你怎么这么早?”林晚问。

“睡不着。”周老笑笑,“昨晚收到了一条消息。我那孙子,三年前车祸植物人,今天早上睁眼了。医生说不清原因,但他听见护士放了一段老电影插曲……正好是我们上次修复的那盘磁带。”

林晚愣住。

“你说巧不巧?”周老舀起一勺粥,吹了吹,“那首曲子,是你修的。”

林晚没说话,走到屋外。晨光中,记忆树的新叶在风里轻轻摆动,徽章在枝杈间若隐若现。他伸手摸了摸树干,粗糙的纹理硌着掌心,像某种古老的密码。

忽然,铜线轻轻一颤。

不是强信号,也不是警报,而是一种缓慢、温和、如同呼吸般的脉动。

他知道,那是新的声音来了。

他转身走进厨房,拿起菜刀,剁姜切葱。

锅里的水又开始沸腾。

他说:“今天加点虾米吧,提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恐怖女主播
吞鬼的女孩恐怖女主播
...
借命风水师
一品江南借命风水师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