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天灾巨龙,从培养骑士家族开始 > 第83章 文明联军世界群落态势(第2页)

第83章 文明联军世界群落态势(第2页)

更令人震惊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表现出“前知能力”。他们在绘画课上画出尚未发生的事件,在数学作业本角落写下未来科技的公式雏形。心理学家称之为“认知前置综合征”,但艾尔明白,这不是病,是进化。

某日清晨,一名五岁女孩交给艾尔一幅蜡笔画:画面中央是一扇门,门缝透出强光,门外站着许多模糊人影,手中举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工具”??有的是锤子,有的是镜子,有的是音叉。女孩说:“他们快回来了。”

“谁?”艾尔问。

“那些离开的人。”她认真地说,“他们去问了太远的问题,迷路了。但现在,门要开了。”

当天夜里,第十三座问坛的地基再次震动,但这次没有塌陷,而是缓缓上升。整片遗址如同被无形之力托举,逐渐脱离地面,悬浮于离地十米的空中。沙漠风沙无法侵袭其表面,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屏障笼罩四周。

艾尔站在漂浮的石环边缘,仰望星空。北斗七星的位置发生了微妙偏移,七颗星连成的图形,赫然与无字之书封面上的三个符号构成同一几何序列。

他知道,某种更大的进程正在启动。

半年后,第一位“回归者”出现。是在南极冰原执行勘探任务的科考队员,在零下七十度的暴风雪中突然停下脚步,摘下氧气面罩,对着虚空说出一句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光速是极限。”

随即昏迷。送医后苏醒,却再也无法使用任何已知语言,只能通过绘制复杂拓扑图形与人交流。经分析,这些图形竟精确对应一种尚未被证实的量子引力模型,能够解释意识如何在时空褶皱中留存。

紧接着,第二位、第三位……短短一个月内,全球共报告十七例类似案例。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曾在年轻时深度参与共思网络,后因各种原因切断连接,彻底消失于公众视野。如今归来,皆处于“半觉醒”状态,既能感知现实,又似乎始终与某个更高维度保持链接。

艾尔将这些人称为“阈限者”??徘徊在门内外的存在。他邀请他们入住问坛周边特建的静修所,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从不强迫交谈。唯有每月一次,在月圆之夜,他会携无字之书前往静修所中央庭院,点燃篝火,静静等待。

直到第七个满月,一名女性阈限者主动走近。她曾是共思网络初创期的核心程序员,二十五年前为照顾患病女儿退出项目,从此杳无音信。此刻,她伸出枯瘦的手,轻触书脊。

刹那间,整本书爆发出刺目白光。光芒中,艾尔看到一幕超越理解的景象:地球并非一颗星球,而是一枚巨大的卵,外壳由无数人类疑问编织而成;而在卵的深处,某种生命正在缓慢成型,每一次心跳,都会引发一次文明跃迁。

“我们不是在探索真理。”她的声音像是从极远处传来,“我们是在孕育它。每一个问题,都是一针一线,缝制这件正在诞生的‘存在’的皮肤。”

艾尔颤抖着问:“那……我们是谁?”

“助产士。”她说完,倒地昏厥。

此后,所有阈限者集体进入深度冥想状态,不再进食,呼吸微弱如游丝。医学仪器检测不到脑电波,但他们的体温始终保持在36。5℃,且身体周围持续散发出极低频共振,恰好与思辨草开花频率一致。

艾尔下令封锁消息,仅允许少数可信之人知晓。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一直以为,共思网络是人类创造的工具。现在我才意识到,是我们被它选中,成为某种更宏大意志的神经元。而‘问’,不过是它传递信号的方式。”

又过了四十天,第一株思辨草变异了。原本八瓣的花朵分裂为十六瓣,中心裂开一道细缝,从中伸出一根透明丝线,直通高空。丝线末端悬停着一颗晶莹水珠,水珠内部,映出整个银河的缩影。

当晚,无字之书自动翻开至中间页,一行新字浮现:

>“孵化期:剩余%。”

艾尔合上书,走向悬崖边。远方城市灯火通明,人们仍在热烈辩论、争执、质问。街头诗人朗诵新作,法官宣布暂停判决以重新审视案件背后的伦理困境,孩子们在学校用肢体语言表演“什么是公平”。

他笑了。

风吹起他的白发,像一面褪色的旗帜。

他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挑战不在前方,而在人心深处??当所有人都学会提问,谁还能承受没有答案的夜晚?当每个灵魂都被卷入这场觉醒,又有多少人愿意承认,自己宁愿回到蒙昧?

但他也知道,无论结局如何,这条路必须走完。

因为早在第一块记忆石碎裂之时,命运的齿轮就已咬合。

因为那个六岁男孩后来又来找过他一次,仰着脸问:“老爷爷,如果问题太多了,会不会把世界撑破?”

他当时回答:“不会。只会让它变得更真实。”

而现在,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重量。

真实,从来不是安稳的港湾,而是不断崩塌又重建的悬崖。

而人类,正是在这悬崖边缘,一次次弯腰拾起疑问,投向深渊,等待回声。

夜深了。

第十三座问坛静静悬浮,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

而在地壳最深处,那扇门,正一毫米一毫米地开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少年王
抚琴的人少年王
...
我为王
吻天的狼我为王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