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挺好的。”苏林瑾想到出发前收到刘爱玲寄过来的干货,里面夹带的信写着,姜望的练兵严格了很多,忍不住有些笑意溢出来,“可能学员有些受不了吧。”
这次来北燕参会,她给姜望写的信里提了一句,但还没收到回信就已经动身,还不知道他要是看自己这回出远门,又会叮嘱什么。
真是未老先衰,还没当爸爸却像个老父亲啊。
但也让她对以后的生活有所期待,他真的当了爸爸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蒋云息一直看着她,忽然轻轻一笑:“想他吧?我听云落说你是去年结的婚,正是黏糊的时候呢。”
作为老师,蒋云息很少跟她提私事,这会儿短短一句话,让她脑海里浮现出许多两人相处的碎片来。
“嗯,挺想他的。”她坦坦荡荡地承认。
蒋云息感叹道:“真好,你是幸运的。”
到第二天大会开幕,苏林瑾才知道,自己胸口挂的采访牌子是老师的名字,蒋云息则是作为参会人,走进了大会现场。
有了上一次参会经验,苏林瑾已经对看到那些平时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人已经没那么激动了,但还是不能免俗地和其他媒体在入口处看入会现场。
“哇,我看到那个谁了!活的!”
“难道谁还是不活的?”
“没想到那谁还挺年轻的!我还以为能混上这个级别都是老头了……”
“谁说的?我刚看到一个最多26,27的过去了。背影还贼帅!”
“就是,别固化思路,咱们这儿不也有特别年轻的记者么?”
这时,众人的视线齐刷刷全朝着苏林瑾来,上上下下扫着:“够20了么小妹妹?笔头利索是吧?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得了!”
倒把苏林瑾给看得有点不好意思,那层在扫盲班积累下来的脸皮不够用。
可能越是紧张,媒体工作者嘴就越瓢,八卦张口就来,说着说着都开始笑起来,冲淡了紧张带来的压力。
这个级别的会,都有严密的章程。
苏林瑾看完开幕式去分会场,准备就开幕讲话中的几个重点针对性地听一下领导的讲话,从主会场通道离开的时候,她恍惚间看到一个很像姜望的背影从通道的尽头一闪而过。
她轻拍了拍自己的脸,心说:“我大概是疯了,看谁都像他。”
现场有条不紊的疏导标志下,人影交错,摩肩接踵,而她发了一会儿呆,突然非常,非常想见到姜望。
相思如狂啊,苏同学,看到个差不多的背影就想他了,这可不太像你啊。
她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算算时间,大概还有不到两个月,她就可以准备寒假回滇南了。
这么想着,勉强把心头那点酸涩给摁下去。
进了分会场后,她瞬间进入工作状态。
因为是自己关心的选题,跟上节奏后她脑子转得飞快,会上的讨论结束同时,她的文章结构就已经搭建得七七八八,回去把内容填充进去,基本上就有了一篇稿子的雏形。
好吧,虽然相思病发,但没有影响工作的能力。
苏林瑾记录完大佬们的发言重点后,抬头看会场已经人走得没剩几个,便赶紧收拾好自己的纸笔去大会的休息处。
一直到了晚上,苏林瑾写完今天的特稿,美滋滋校完稿,蒋云息都还没回。
她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吃过东西,正要去招待所前台问还有没有点心,忽然又看到那个相似的背影,正从招待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