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还好我重生了!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集团化管理(第1页)

第三百九十六章 集团化管理(第1页)

俩人在雪茄室谈了半个小时。

出来时,吴光正眼神有些莫名。

“陈总,真的要用金融信息来威胁他?”

陈学兵提出的计划简直让他惊骇,要让深圳副市长在会上宣布大陆金融监督入港!

关键是,他居然能办到!

陈学兵轻笑起来:“吴总,只是针对大陆居民金融监管的一个试点,都是在CEPA框架下运行,既不需要修法,也不需要单独立法,仅需香港税务局不反对内地政策宣示就行了,香港什么都不用干,这件事也不需要吴总出力,

会有人接洽的,我们仅仅是在会上宣布罢了,这也是两岸互联网互通的一部分嘛。”

领导让他倾力发展大陆互联网入港,他自然也是要到了一些条件的。

条件,就是联合香港金管税务,搞一个针对内地居民的跨境资本预警系统,强制所有中资驻港银行中银香港、工银亚洲等实时报送单笔超5000万港元转账,重点核查大陆至香港离岸端分红资金与境内税款差异,尤其是

大陆刚刚兴起的离岸信托。

就是防止内地资金随意通过香港渠道向外大额转钱。

这本来就是国家法律规定了的,属于大陆外汇金融风险隔离的重要渠道,香港方面要无条件配合,只是以前没有相关的互联网技术支持,没做这么细,随着陈学兵的两岸互联网系统建设,由深圳和陈学兵的技术团队先建试

点,而后大陆金融监管系统逐渐接手罢了。

审查的也只是内地居民大额往来,居民往返两岸正常消费之类的小额转账并不会触发审查,也不涉及外资审查,对香港的自由港地位不会有什么影响。

关键是,这套大陆的审查机制,要接入香港的互联网金融系统,并且有权对一些港资的周转信息进行调阅。

虽然不是直接审查港资,但有关联性审查嘛,大陆资金进了香港,肯定是转来转去的。

那。。。这套系统虽然无权拦截大多数转账,但是查了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不可阻断,但可洞见。

不追求实体入驻,而追求“数据在场”。

陈学兵惯用未来之力,知道大陆以后会一步步加强对香港的金融审查,那么现在打破信息黑箱,就是创造一把“未来追溯过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样的数据不是陈学兵能随意调阅的,但数据通道是他的,有些人感受到了信息非对称,会心慌的。

这件事对大陆金融监管有绝对的好处,正好商务部工作是领导分管统筹,香港贸易发展和审查工作正在商务部管辖范围,领导一个建议,就把这项工作纳入商务部今年的工作计划里了,这次正好在深圳搞个试点。

“既然。。。陈总都能建立这样的通道,那这个东西。。。不需要了吧?”

吴光正此刻紧紧捏着陈学兵给他的资料,对这份资料的态度已经与刚才截然不同。

互联网座谈会已不可逆,深圳副市长出席宣布数据监管试点,他不好也不能阻拦,可陈学兵这么做,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他一手组织的会议,会上宣布如此不利于李家的信息,他不是公然站到了李家的对立面?

陈学兵轻咳了一声:“吴总,数据通道建立是需要时间的,比如咱们要联合建立的光缆,还有我的前海大数据中心,我们的试点计划起码需要两年的建设时间,所以我跟你要的数码港免租金条件也是两年,大陆互联网企业到

港筹备期间,要尽量降低费用。”

这试点里面需要的技术和硬件配置多了去了,哪是短期能建成的?

他做这个,是先以此背景震慑香港,震慑李家,让他们不敢乱来。

要真正通过这套系统针对李家,那还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李家的房地产套现也还没到顶,数百亿的财产转移而已,以后将是数千亿。

“对啊,我们还要联合建立光缆。”吴光正却又强调道。

“吴总何意?”陈学兵扬了扬眉,心里其实已经察觉到一丝意味。

吴光正脸色略带尴尬地晃了晃手里的资料:“陈总,你要体谅我的难处,我们并不想和李家撕破脸,既然陈总已经有了别的威慑,那这份资料。。。我能不能转交给李家?否则我这么支持你们,传出去会被港人骂死,倘若我给了

他这份资料,我个人能表明一个较为中立的态度,至于其他的合作,那私归私,公归公嘛,互联网的事情是为了香港发展,我表明公心,也好放手支持。”

陈学兵证实了猜测,扬了扬眉。

他是没想到吴光正能明摆着说出来。

来时他也没想到,这资料还能有这份妙用。

“吴总,你让我很为难啊。”陈学兵叹了口气,“这份资料,可是我用了几亿港币才探出来的,绝好的机会。”

“这样。”吴光正从袋子里抽出资料,把账户名单刷地撕了一半,“我只给这一半,剩下的一半,我给你推荐几个渠道,你自己去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