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听说就算是一县县令,为官三年,若是捞不到三十万两银子那就叫当官失败!”
“哎。。。。。。我爹是临邛县县令,临邛县在蜀州道算是个富裕的县了,可他呢。。。。。。”
王欢喜又摇了摇头:“说来你不信,他一年忙到头捞的那点银子,还没我这两年倒腾蜀绣赚的多。”
陈小富顿时乐了,这活脱脱一个坑爹的少年啊!
“你爹一年能捞多少银子?”
王欢喜真没有意识到眼前的这位监察院御史是真的能轻易查办他爹的!
他撇了撇嘴,不屑一顾的说道:
“他一年只能捞个两三万两银子,你别听着两三万两银子还算不错,可他付给了衙门里那帮差人的薪俸之后能给我娘的真没几个子儿。”
对这个陈小富有些了解。
一个人口数量较多的上县衙门,真正领取朝廷俸禄的只有县令、县丞、主薄和两个县尉,顶多再多一个教谕。
但一个上县管理的地方却很大,这五六个官员即便是跑断了腿也是忙不过来的。
这怎么办呢?
身为一县之首的县令大人便要自掏腰包自己招募许多的人手。
比如门子、仵作、马夫、库子、书吏、长随等等。
这些人就视县令大人为老爷,听命于县令的差遣去办许多具体的事项。
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大周当下七品县令的月俸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大致在二十两银子,这显然不足以支撑其招募更多的人。
他们就会在其他地方想办法。
这其中最广泛的办法就是火耗,意思就是碎银熔铸成锭的折损。
这玩意儿的折损通常在百分之一二,但各地官员上报给户部的最低也是百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