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七十章 你有道理我有拳头(第2页)

第三百七十章 你有道理我有拳头(第2页)

“我们检测了全球三千座古迹,”他说,“凡曾有人为真理牺牲之地,地下皆存同类共振点。它们像脉搏一样跳动,间隔恰好是一百零八秒??正是完整诵读一遍百句《千字文》所需时间。”

新帝闻言猛然抬头:“这不是遗迹……这是活着的网络。”

就在此刻,所有心灯同时闪烁三次,随后自动排列成一张覆盖整个广场的立体地图。每一点金光代表一个现存民间书塾,红线连接形成经纬,赫然构成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轮廓。

“它醒了。”新帝喃喃,“赵念留下的不只是思想,是一个自我修复的文明系统。”

***

南方海域,吕宋岛东岸。

林晚晴站在新建的海塾屋顶,望着潮水退去后露出的大片发光碑林。考古队已确认,这些石碑并非沉没古城遗存,而是随着洋流逐年浮现,每年清明前后新增一批,位置精准对应世界各地新建立的知识传播中心。

更令人震惊的是,碑文内容会随时代演进而更新。原本的“民本篇”近日出现了新句子:

>“数据非铁律,人心才是尺度。

>算法可编造共识,唯良知无法训练。”

林晚晴抚摸碑面,低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身旁助手递来一份电报:南极科考站发现冰层下埋藏巨型金属结构,外形酷似倒置铜钟,表面刻满未知符号。初步破译结果显示,那是用一百种语言书写的同一句话:

>“当你们学会倾听大地的声音,我就回来了。”

她闭上眼,耳边仿佛响起赵念的声音:“知识不在书中,而在传递它的路上。”

当晚,万里书队第十支分队启航,目的地非洲好望角。船上载着五百名志愿者,最小的仅十二岁,最大的八十有三。他们的任务不是传授答案,而是教会当地人提出问题。

***

罗马梵蒂冈,执灯日首次举行。

全球教堂熄灭蜡烛,唯留一盏琉璃灯。亿万信徒低头默念《千字文》第一章。教皇亲自领诵,语音标准得近乎苛刻,仿佛生怕漏掉任何一个音节。

仪式进行到一半,那片镇龙令残片再次发光,投射出新的影像:赵念站在敦煌数字洞窟前,身后站着十个不同肤色的孩子,每人手中一灯。

他说:“你们以为我在逃避?其实我在等待。等一个不怕说真话的时代。现在,它来了。”

影像一闪,变为实时画面:东京街头广告屏播放的不再是商品,而是各国普通人讲述自己“第一次勇敢说话”的经历;巴黎地铁里,乘客自发组织快闪朗诵;亚马逊雨林深处,土著长老用部落语言吟唱改编版《千字文》……

老主教热泪盈眶:“这不是奇迹。这是连锁反应??一个人点亮一盏灯,照亮另一个人的眼睛,那个人又点燃下一盏。于是,黑暗再也无法合拢。”

***

长安心灯公园,管理员拾起一朵飘落的槐花。

她记得十年前,自己也曾想一跃了之。那时觉得世界冰冷无情,谎言横行,真相无人在乎。直到她在公园捡到一本无名者留下的日记,里面写着:“我每天写一句真话,放进灯里。也许没人看,但至少,这个世界少了一句谎言。”

她开始模仿。每天写下不敢对丈夫说的话、对学生隐瞒的情绪、对自己长久压抑的真实渴望……然后塞进灯座缝隙。渐渐地,那些灯似乎变得更亮了。

如今,她已成为千万“灯语收集者”之一。人们将秘密投入特制灯箱,由AI匿名整理成《未言录》,定期公开发布。最新一期标题是:

>《我们最怕说出口的话,往往最值得被听见》

这天夜里,她巡园至东区第三排第七盏灯处,发现灯芯竟凝结成一颗晶莹晶体,形如泪滴。取回后送至研究院,检测结果震惊全国:晶体内部封存着一段脑电波记录,匹配度99。8%指向失踪多年的赵念。

科学家称其为“意识烙印”??高度集中且纯粹的情感波动可在特殊介质中留存,条件是施加者必须处于极度清醒的牺牲状态。

换言之,这是他在跳崖前最后一刻,将毕生信念注入天地之间的证明。

***

数日后,全国掀起“还灯运动”。

百姓自发清理废弃祠堂、倒塌书院、焚毁学堂的遗址,在原地重建微型灯亭,内置仿制心灯,日夜不熄。孩子们放学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最近的灯亭朗读一篇课文。

有家长担忧:“这样下去,会不会变成迷信?”

一位退休教授答:“如果敬灯是迷信,那为何每次点亮,都有更多人敢于辞职举报贪污?为何工厂老板开始主动公示账目?为何连小学生都敢举手说‘老师,你刚才讲错了’?”

这不是迷信,是信任的具象化。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