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手,在空中写下几个字。那些字符化作光点飘散,落入投影仪接口。林晓立刻拔出U盘,连接电脑,发现里面多了一个加密文件夹,标题是《被删者名录?第一卷》。
“里面有三百七十二个名字。”李秀英的声音渐弱,“每一个,都是不该被遗忘的人。请替我……继续传下去。”
光影消散,投影熄灭。老太太瘫坐在椅子上,紧紧抱住相册,仿佛那是唯一能留住妹妹的方式。
知微默默走进暗房,取出一张空白底片装入相机。他对准柜台上的铜书签与那片干枯的梧桐叶,按下快门。
“你在拍什么?”林晓跟进来。
“记忆的种子。”他说,“每一次拍摄,不只是记录过去,更是在向未来播种。李秀英留下了名单,那就由我们来让这些人重新‘出生’。”
当天下午,#记得你活动热度飙升。网友上传的照片中,陆续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某些早已模糊的背景人物,竟在修复后显露出清晰面容;更有甚者,照片角落浮现出原本不存在的文字或符号。一位历史学者对比老城区地图后震惊宣布:“这些新增细节,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安档案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国家记忆权益保护局发布紧急通告:近期全国多地出现“记忆反涌”现象,疑似有大量被删除身份正在通过集体认知重建自我存在。建议民众保存一切旧物,并前往指定机构进行记忆备案。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知微和林晓已悄然启程。
他们按照李秀英提供的线索,重返城西废墟。在倒塌的照相馆地基下,果然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内整齐码放着数十卷黑色胶卷,标签上写着不同年份与编号。最底层压着一本笔记本,扉页写着:
>“致未来的守望者:
>如果你看到这些,请不要停止追问。
>我们不是错误,不是冗余,不是该被清理的数据垃圾。
>我们是爱过的证据,是哭过的痕迹,是某个孩子睡前故事里的主角。
>记住我们的人还在,我们就没死。
>??林婉如,1987。12。23”
林晓读完,久久不能言语。她终于理解母亲为何甘愿冒着风险参与那场禁忌实验。她们那一代人,早就预见了今天的危机,于是提前埋下了反抗的火种。
当晚,他们在书店搭建临时显影室,逐卷冲洗胶卷。每一卷展开,都像打开一座尘封的墓碑:有工人举着厂牌微笑合影,有教师站在教室黑板前写字,有孕妇抚摸肚子对着镜头比心……他们的脸上写着幸福,却不知命运已在不远处设下陷阱。
当洗到第十七卷时,画面突然中断。最后一张底片上,只有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女人背影,站在巨大服务器阵列前,手中拿着一支注射器,针管内液体泛着诡异紫光。
“这是……奶奶?”林晓瞳孔收缩。
知微放大图像,发现服务器屏幕上有一串代码正在运行:
>【执行指令:Ω-Reset】
>目标:全体实验关联人员
>原因:防止记忆病毒扩散
>授权人:???(信息加密)
“他们不是清除个体,”知微声音冰冷,“他们是想彻底重置整个社会的记忆结构。把所有可能引发共鸣的源头全部格式化。”
林晓忽然想到什么,冲进里屋翻找母亲遗物。她在一只旧皮箱夹层中找到一张医院出入证,背面潦草写着一行小字:
>“若见紫雾升腾,速离数据中心。
>那不是消毒气体,是‘遗忘之血’??能溶解人类长期记忆的神经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