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影视编辑器 > 第138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0(第2页)

第138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0(第2页)

此刻,他正驾驶一辆改装过的皮卡,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副驾上放着一台恒温箱,里面躺着从意大利博洛尼亚传回的《春雷》高清修复版母带拷贝。这是目前唯一完整的海外留存版本,也是整个“编辑师”网络的精神图腾。

车载电台突然收到一段断续信号:

>“……这里是南极站……陈晓君呼叫……深空广播频率遭到干扰……疑似有人试图逆向定位发射源……重复,深空广播可能暴露……”

苏宁眉头紧锁,迅速按下静音键。如果连南极都无法隐藏,那么地球上几乎没有安全区了。

他掏出母亲的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当所有通道都被堵死,我们就凿穿地壳,让光从裂缝里透出来。”

然后撕下这页纸,点燃,扔进车窗外呼啸的风沙中。火焰一闪即灭,如同无数沉默的牺牲者,不留痕迹。

而在上海,那位播放“教学参考片”的语文老师被请进了教育局办公室。

两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坐在对面,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王老师,您昨天课堂上使用的影片来源需要说明。”

“教材配套资源库下载的。”他回答得毫不犹豫。

“但我们核查过,那段学生拍摄的‘意外跳转’内容,并不在任何官方授权范围内。”

“可能是系统故障。”他微微一笑,“或者,是某个程序员留下的彩蛋?”

对方脸色微变,不再追问,只是递来一份《意识形态安全责任书》,要求他签字承诺“今后杜绝类似技术漏洞”。

他签了名,走出大楼时抬头望天。乌云压顶,却不见雨落。手机震动,是一条匿名短信:

>“孩子们拍下的截图,已经传到了三十个国家的学术论坛。你说是漏洞,他们说是启蒙。”

他笑了笑,把手机塞回口袋,走进地铁站。

成都郊外的山洞前,小周握着手电筒,一步步走入潮湿阴冷的深处。按照坐标指引,他在岩壁夹层中摸到了一个密封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卷缠绕整齐的16毫米胶片,外包装纸上用红笔写着:

>《无声的春天》(1962)

>导演:林青山

>备注:本片记录三年困难时期真实民生状况,未经审查,严禁放映。

小周的心脏狂跳不止。这部传说中的禁片,竟真的存在!据说当年林青山私自携带摄影组深入河南农村,历时半年拍摄而成,完成后试图送往日内瓦国际电影节参展,途中被捕,胶片下落不明。

他小心翼翼将胶片收入背包,准备撤离时,忽然听见头顶传来脚步声。

不止一人。

他屏住呼吸,关掉手电,蜷缩进角落。几分钟后,几束强光扫过洞口,伴随着对讲机的低语:

>“确认目标进入过这里。”

>“留下追踪器,不要惊动他。上面要活口。”

>“记住,凡是接触过‘影缝’相关物品的人,一律列为高危认知污染源。”

小周咬紧牙关,等到脚步远去才敢移动。他知道,自己已被盯上。但他也明白,此刻手中的胶片比性命更重要。

三天后,漠河极光观测站。

李文娟裹着厚厚的大衣,站在零下四十度的寒风中,等待那位名叫赵德昌的老观测员。对方年逾八十,双目近乎失明,却是林青山早年战友的遗属。据信件所述,他曾接收过一批“光学记忆载体”,并承诺在特定条件下释放其内容。

“条件是什么?”李文娟问。

赵德昌拄着拐杖,指向夜空:“等极光照亮整片雪原的时候。”

午夜时分,苍穹骤然裂开,绿色光带如瀑布倾泻,照亮大地如白昼。老人颤巍巍地取出一台老式幻灯机,接入一组复杂的棱镜装置,对准天空。

随着一声轻响,幻灯片开始自动播放。

第一帧:一群农民蹲在田埂上啃树皮。

第二帧:母亲抱着饿死的孩子跪在雪地里。

第三帧:县委书记在会议上低头承认:“我们错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