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割鹿记 > 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也在局中(第2页)

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也在局中(第2页)

三百年前,箭雨落下,他跪于此地,心口鲜血染红积雪,最后一盏愿灯在他手中熄灭。如今,大地回应了他的归来。

陆昭取出卢字铜钱,嵌入地缝之中。刹那间,整片森林震动,所有石灯同时爆发出强光,交织成一道螺旋光柱直冲云霄。轰鸣声中,地面裂开巨口,露出通往地底的阶梯,两侧石壁刻满浮雕:第一幅是百姓献油薪建灯亭;第二幅是卢衍下令焚书;第三幅是鹿承安跪雪求城门开启;第四幅则是千年后孩童提灯祭拜……

他们一步步走下深渊,直至尽头一间圆形石室。室内无他,唯有一座石台,台上放着一本青铜封皮的古籍,其上三个篆字熠熠生辉:《守灯录?终章》。

陆昭正欲上前,忽觉背后寒意袭来。回头一看,鹿承安竟已拔出随身短刃,横于颈侧!

“别过来!”他嘶吼,眼中血丝密布,“你们不知道……这本书里藏着什么!它不只是历史,它是‘点灯人’的诅咒!每一个执掌它的人,都会被愿力反噬,最终沦为囚于记忆的疯子!阿奴如此,我如此,你也逃不过!”

陆昭不动,声音平静:“那你为何还要带我们来?”

“因为我……想解脱。”鹿承安哽咽,“我想知道,有没有人能打破这个轮回。有没有一种光,不必靠牺牲点燃。”

陆昭缓缓走近,伸手握住他的手腕,轻声道:“你错了。光从来不需要牺牲,它只需要相信。阿奴信了,你信了,现在千万人也信了。这不是诅咒,是传承。”

鹿承安浑身剧颤,刀锋微微偏移。就在此时,石室顶部忽然降下一道光影,竟是阿奴的模样,虚影浮现,唇角含笑。

“承安。”她的声音温柔如风,“你一直以为自己失败了,可你看??你的学生,把灯传到了天涯海角。你不是终点,你是起点。”

那一刻,鹿承安终于松手,短刃坠地,发出清脆一响。他跪倒在地,痛哭失声:“我以为我只是个疯子……可原来,我真的……做过一点好事……”

陆昭走上前,郑重取下《守灯录?终章》,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

>**“灯之所以不灭,非因执灯者不死,而在提灯者不断。

>每一代人都会遇见自己的长夜,也必有人选择点燃自己。

>不求铭记,不惧遗忘,只为那一刻??黑暗退散。”**

归途中,暴风雪再度降临。但他们不再畏惧。因为沿途每一座村庄,每一条驿道,都有百姓自发点燃灯笼,挂于门前,形成一条绵延数百里的光带,为他们指引归途。

回到归鹿观那日,正值春分。山谷中百花初绽,七灯齐明。陆昭将《守灯录?终章》置于高台之上,当众宣读其中内容。百姓闻讯而来,扶老携幼,围聚倾听。当听到鹿承安雪夜叩城、以命担保百姓的那一段时,全场泣不成声。

三个月后,林晚舟主持刊印《守灯录全本》,并附录《忆录全集》《灯行记》《卢氏密卷》等史料,合称“明灯六卷”,免费发放至全国私塾书院。孩子们开始学习真正的历史:不是谁胜谁败,而是谁曾为他人点过灯。

十年之后,新一代少年成长起来。他们在归鹿私塾读书,在灯亭下许愿,在风雪夜里为迷途旅人引路。有人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些?”

少年们笑着回答:“因为从前有个叫鹿承安的人,为我们走过最长的夜。现在,轮到我们了。”

某年冬至,陆昭再次独坐无字碑前。天上星河璀璨,地上万灯辉映。他取出最后一片“影蜕”残符的灰烬,轻轻撒向风中。

星光之下,阿奴的身影最后一次浮现,轻轻抚过他的发梢。

“做得很好。”她说,“现在,轮到你去照亮别人了。”

光影消散,空中浮现最后一个字:**行**。

多年后,一位游方僧人在归鹿观旧址讲经,提及这段往事,感叹道:“世人常说改天换地,殊不知最难改变的,是人心中的黑夜。而有些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提灯走路。他们不问归途,也不求回报,只是坚定前行。于是后来者看见光,便也成了执灯人。”

风过灯摇,火苗轻晃。

那一盏盏灯火,仍在大地上静静燃烧。

它们不说故事,却比任何史书都更真实。

它们不记姓名,却让每一个曾被照亮的灵魂,永远记得??

那一年,有人割开了迷雾,让光重新照进了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