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巧珍把目光移动向眼前的草海。
方舟以外三条线,1号线以内的范围适中,1号线到2号线之间的区域最为广阔,有600多公顷,而2号线到3号线之间的区域最窄,钟巧珍刚刚从2号线驶过来,接近3号线标志大概只花了五六分钟,算上船的速度,估计两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0米,这么窄的区域,却找不到10个人,而且自那以后居然无人敢再探索这里。
“那前天那几个自由军是怎么回事?”
方栖淮说:“嗯?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钟巧珍知道方栖淮在装傻,但是那几个自由军带着任务出来的事情是钟巧珍的推测,一没有证据,二就算她有一定证据,方栖淮那一方也不会认。
钟巧珍换了个话题:“我发现的那个自由军只是当天出去的人里的一个,其他人你们现在找到没有?”
方栖淮摇摇头:“没,不过九成九人是没了。”
钟巧珍问他:“你们管理层不奇怪人是怎么没的?”
方栖淮笑了起来:“钟姑娘,五年来方舟上因为探索草海死掉的人没有大几百,一百多还是有的,大家都习惯了,拿我来说,如果我今天在这里碰到什么事,回不去了,他们也不会来找我。”
“难道你们就这样放弃探索更外围的世界?”钟巧珍诧异。
方栖淮说:“方舟上的生活你也看到了,物资是比较贫瘠,但是凑活一下还能过,你既然是从外面来的,你觉得我们这儿的生活比起你见过的那些聚居点怎么样?”
钟巧珍回忆了一下,她一路上也没碰到几个聚居点,都是零散的,死气沉沉的,大家过得并不好。与方舟上的人类相比,他们有更多的生活的自由,也有更多的失去生命的“自由”,因为一不留神就会遭遇变异的动植物。
见钟巧珍沉默,方栖淮笑道:“我猜就是这样,方舟上的生活不好,但是不是最差的对吗,至少在2号线以内,大家基本是安全的。这是个末世,除了那些最顶层的人,普通人在哪儿过不是过?以前那些城镇,小一点的还没我们方舟上的人多,不也这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些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
“但外面的人有选择离开家乡的自由。”
“我们也一样啊。”方栖淮说,“钟姑娘,自由军虽然会在1号线、2号线附近都设置提醒,但是到了3号线,你看有人提醒吗?”
钟巧珍回忆了一下,确实之前在跨过两道线的时候都会收到喇叭通知,但到了3号线附近,反而变得静悄悄了。
“这就是方舟管理层的态度,一切都是自由选择。”方栖淮说,“相信孙起那些人已经死了的,不会再去探索更外面的世界,会选择在方舟上好好生活,至于那些不相信的,认为3号线以外有通往外界通路的人,自由军也不会阻拦他们出去,前提是后果自负,如果在3号线,甚至是2号线以外,就咱们现在在的这个地方出了事,都不会有人来救,因为那是一个成年人自己做出的选择。”
钟巧珍在心里轻叹了口气,的确,世界就是这样的。
有些人愿意冒险,害怕一成不变,有些人则愿意求稳,一辈子生活在一个自己熟悉的小地方,拿修道来说也是一样,人人都想得道成仙,长命百岁,但考虑一路上的付出以及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可能,愿意踏出这一步的人十不存一,半途而废的,更是比比皆是。
“但是方舟是方天放的变异能力组成的,草海也未必会十年二十年的一成不变,还有船上的资源,现在确实凑活够用,但总有枯竭的一天,到了那个时候又要怎么办呢?”
“你又忘了,这是末世啊。”方栖淮说,“能多活一天都是赚到的,想那么深远除了给自己添堵,于事无补,与其假设这些坏发展,为什么不考虑得积极点,说不定哪天外面都太平了,有人发现了方舟,带我们一起出去呢?就算没有,我们在这里继续发展,说不定哪天就诞生几个足够强大的变异人,到时候大家就有了再探3号线之外的底气。”
“所以你们举办相亲大会。”
方栖淮说:“理由之一。”
钟巧珍说:“总而言之,留在方舟上的想法占了绝大多数。”
方栖淮点头:“有生之年能在2号线和3号线之间多添几根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钟巧珍想了想说:“我跟你们不同,我还有事要做,必须出去。”
“大家本来都在外面有事要做,有的人逃到方舟上的时候跟家人走散了,也有的人原本来自富饶太平的大城市,刚开始谁不想回到外面去,血的教训看多了,慢慢也就不会想了。再说了,五年时间,谁知道你想做的那件事还在不在,你在等的那个人还在不在呢?”
“那倒不会,那家伙挺能苟的。”钟巧珍想到了赵建新。
方栖淮:“?”
钟巧珍:“跟你没关系。总之,我一定会离开这里。”
方栖淮只是笑笑,一副“我见多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