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提问环节,有人问容辞:“您认为‘破晓’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她微微一笑:“我们从不宣称‘改变命运’。我们只是提供一根针、一团线、一块布,然后告诉她们:你的故事值得被看见,哪怕全世界都闭上了眼睛。”
台下,一名年轻女记者红了眼眶。她是叙利亚难民出身,曾在约旦营地接受过“破晓”的缝纫培训,如今已成为国际媒体驻中东特派记者。
散场后,她拦住容辞,哽咽着说:“谢谢您当年没问我‘你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而是问‘你想怎么站起来’。”
容辞轻轻拥抱她:“你现在站得多高啊。”
***
深秋,日内瓦。
封庭深第一次独自站立行走超过十分钟。他在湖边走了整整一圈,汗水浸湿衣衫,膝盖几乎支撑不住,但他没有停下。
回到屋里,他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叠尘封已久的文件??全是当年收购“破晓学院”失败后收集的情报资料:容辞的行程表、演讲稿复印件、甚至还有她母亲墓碑的照片。
他曾以为掌握这些就能掌控她的人生。
如今,他将它们一一投入壁炉。
火焰吞噬纸张的瞬间,他看见照片上容辞蹲在云南山村教小女孩画画的模样,嘴角扬起温柔笑意。那笑容他曾无数次试图复制,却始终学不会。
火光映照着他瘦削的脸庞,也照亮了墙上挂着的一幅画??那是昭昭去年寄来的生日礼物,画上是三个小人手拉着手,下面是歪歪扭扭的字:
>“爸爸、妈妈、我和太阳。”
他伸手抚摸画框,低声说:“对不起,没能成为你画里的那个人。”
***
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设立“全球女性创造力基金”,指定“破晓计划”为首个执行机构。
授勋仪式在巴黎举行。容辞作为代表登台领奖,全场起立鼓掌。
就在她准备发言时,大屏幕突然切入一段实时连线画面??来自菲律宾台风灾区的一间临时教室。
十几名小女孩齐刷刷站成一排,手里举着用废弃渔网编织的旗帜,上面绣着中文和塔加洛语双语标语:
>**“破晓不止于此,我们要照亮大海!”**
其中一个女孩大声喊道:“容辞老师!我们学会写字了!我们还想学设计!”
容辞眼眶骤然湿润。
她对着镜头用力点头,举起右手比了个“V”字。
那一刻,全世界都看到了她胸前那枚银质蔷薇徽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蓝宝石折射出如星河般的光芒。
***
新年夜,湘西苗寨。
篝火熊熊燃烧,三百名学员围坐一圈,唱着自创的《破晓之歌》。歌词是不同语言拼接而成,却有着共同的主题:
>“我不再沉默,我不再躲藏,我的双手能织出明天的模样……”
容辞牵着昭昭坐在人群中央。女儿仰头问:“妈妈,你会一直做这件事吗?”
“会。”她笑着回答,“直到世界上每一个女人,都能昂着头说‘我是我自己’。”
远处,烟花腾空而起,照亮山谷。
同一时刻,日内瓦湖畔,封庭深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绽放的焰火倒映在湖面,如同流动的星河。
他打开手机,最后一次查看容辞的社交账号。最新动态是一张合影??她和一群异国女性工匠笑着击掌,背后横幅写着:“破晓计划?格陵兰站启动”。
他没有点赞,也没有留言。
只是轻轻退出,将账号拉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