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已经快要到了拖不下去的时候。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郑芝龙这一次收复濠境的举动,已经表明了他差不多已经收到了一些风声。
在海州造船厂的附近,情报司缉捕了不少形迹可疑的人员,经过刑讯逼供,他们基本都是得到了前来探查消息的任务。
郑芝龙已经嗅到了危险,他的心中现在已经开始产生了怀疑。
而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终将在猜忌与试探的浇灌之下破土而出。
“郑芝龙已生疑心,我们等不到后年开春,便是今年岁末,恐也难瞒天过海。”
陈望双目微眯,声音低沉,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在场众人,一字一句道。
“我意已决,对郑芝龙。。。。。。动手。”
代正霖的神色凝重,沉吟道。
“国公明鉴,然郑芝龙盘踞海上数十年,麾下大小舰船数以千计,据情报司多方汇总,往来东西二洋的亡命之徒,多奉郑氏旗号,从众不下三万之众………………”
“若无万全之策,骤起发难。。。。。。只怕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代正霖的眉头紧蹙,担忧溢于言表。
郑芝龙的实力根深蒂固,若不能一击致命,任其脱逃入海,必将如龙归深渊,整个东南万里海疆,恐永无宁日。
到时候,整个东南沿海,将会再无宁日。
“我知道。”
陈望目光沉凝。
“但是如今势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代正霖所忧虑的事情,自然也都在他的考虑之中。
但是现在随着水师的发展,郑芝龙已经逐渐察觉到了威胁。
郑芝龙一旦逃亡海外,再想要将其剿灭,无疑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仅凭现在水师的实力,哪怕是加上内河水师,也难以遏制郑氏船队。
然而,继续拖延,只会让郑芝龙在不久之后探清虚实。
待到那时,双方连最后一点表面的缓和都将不复存在,大战同样不可避免。
所以,动手的时间越快越好,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而动手的机会,也只有一次。
“拟诏。”
陈望微微抬手,一旁的书记官当下拿起了放置在书桌前的毛笔。
“咨尔福建镇守总兵官郑芝龙,夙秉忠义,久镇海疆。”
“近者率麾下之众,克复境,扬我天威于殊域,彼波涛于重洋。”
“功在社稷,勋著?常;朕心嘉悦,寰宇同钦。’
“兹特晋尔为靖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