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传来低语:“审判之日将近。”
他惊醒,发现案头那幅“妈妈”的画竟微微发光。他伸手触碰,画纸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从中飘出一片光羽,悬浮空中,凝聚成一行小字:
>“第九百零一盏灯,已点燃。”
秦砚浑身一震。九百守心者早已陨灭,为何会有第九百零一?
他立刻动身,连夜赶往北邙山。
***
黎明时分,他抵达轮回井旧址。白花仍在,七枚果实仅剩六颗,缺失的那一颗,正是周砚所得。
而花根之下,泥土松动,竟有一块新碑破土而出。碑面光滑如镜,刻着一个名字:
**周砚**
下方小字写道:“生于乱世,死于光明。守心者第九百零一,以身为烛,照彻幽冥。”
秦砚跪倒在地,泪水滑落。
原来,那枚果实并非赐予力量,而是预示牺牲。
***
此时,远在极南的周砚正带领学子深入最后一座隐村。该村地处绝谷,四面悬崖,村民世代为官府种麻织布,不得外出,形同奴隶。他们不知年号,不懂文字,只知每日劳作十二时辰,少一寸布便鞭笞三十。
周砚带人砸开铁门,发放粮食,教孩子们写字。第一天,一个八岁男孩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我饿”。
第二天,他写下“他们打我”。
第三天,他举起纸张,大声喊出:“**此事不对!**”
全村寂静,继而爆发出哭声与掌声。
就在这天夜里,官府调来五百边军,围村剿杀,声称“镇压叛逆”。
火光冲天,箭雨如蝗。
周砚站在村口高台,手持铜牌,身后是三百老弱妇孺。他明知不敌,却不退半步。
“你们可以杀死我们,”他高声喊道,“但你们杀不死‘不对’两个字!”
一支冷箭破空而至,贯穿他的胸膛。
他缓缓倒下,手中铜牌落地,却仍紧紧攥着那本秦砚的手稿。鲜血浸透纸页,染红了最后一句话: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提问,光就不会熄灭。”
就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瞬间,天际那颗新星骤然大亮,一道光柱垂落,笼罩其身。他的尸体化作点点萤火,升腾而起,融入星空。
同一时刻,北邙山白花剧烈摇曳,第八枚果实成熟,自行飞向天空,化作第二颗守心星。
民间传言愈盛:“每有一个守心者殉道,天上便多一颗星。当你仰望星空,便是他们在看着你。”
***
三个月后,极南案结。涉案官员一百三十七人,斩首二十八,流放七十九,余者削籍为民。追回赃银八十万两,全数用于重建灾区学堂。
苏璃在结案奏章末尾写道:
>“正义非恩赐,乃抗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