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幕徐开8(第1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幕徐开8(第1页)

在楚凌的内心深处,大虞是不完美的,每每在他推动大局前行下,使得一些积弊得以被解决,按着正常的逻辑,应是沿着该势继续向前迈进,力争解决所滋其他积弊。

但偏是在此等态势下,大虞必会有新的麻烦出现,从而导致新的风波出现,而在这之下会有一些人推波助澜,以避免这股大势不断向前碾压,这在无形中给大虞带来很大压力及困境。

黄龙扬鞭一喝,马车辘辘前行。春日的风还带着些许寒意,吹动车帘,露出萧云萝沉静的侧脸。她手中仍握着那本《民生监察简报》,指尖在“海外有大国遣使”一句上反复摩挲,眉头未展。

“大人,黄河汛期尚早,何必急着现在去?”黄龙策马傍车而行,语气中满是担忧,“您这几日几乎未曾合眼,连饭都是边走边吃。再这样下去,身子怎么扛得住?”

萧云萝掀开车帘,目光投向远方起伏的丘陵:“正因为汛期尚早,才更要赶在百姓安逸时查漏补缺。去年秋汛冲垮三处堤坝,淹了五个县,死了两千多人。可你知道吗?那几段堤防,三年前就有人上报过裂缝,却被地方官以‘修缮银两不足’为由压下不报。等出了事,又说是天灾不可抗。”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我不信天灾,只信人祸。只要我在一日,就不能让同样的悲剧重演。”

黄龙默然。他知道劝不动她。自八岁那年她在乱葬岗捡回一条命起,这女人就像被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推着往前走??不是权势,不是荣华,而是一种近乎执拗的责任感。她救过的人说她是菩萨,恨她的人称她为妖妇,可她从不辩解,只是做事,不停地做事。

马车行至沅江渡口,忽闻前方喧哗。几名兵丁正围住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夺他手中竹筐,老汉跪地哀求:“官爷!那是我家最后一袋种粮啊!我拿它换药,给我媳妇治病……求您高抬贵手!”

“私运官粮者,杖八十!”一名小吏模样的人冷声道,“这是新颁的《仓廪律》!你敢违抗?”

萧云萝掀帘下车,几步上前。黄龙欲拦,却被她抬手止住。

“谁定的《仓廪律》?”她问。

那小吏见她布衣素裙,眉目清冷,一时未认出身份,傲然道:“自然是辰州知府大人所立!为防奸民盗卖官粮,凡携带米面出城五斤以上者,皆视为私运!”

“哦?”萧云萝冷笑,“那若是病人需粮熬粥呢?灾民携粮逃荒呢?农人借种还贷呢?是不是都要先去府衙领个通关文书?”

小吏脸色微变:“你……你是何人?竟敢质疑朝廷法令?”

萧云萝不答,只从袖中取出铜符,轻轻一展。阳光照在龙纹印鉴上,熠熠生辉。

小吏双膝一软,扑通跪倒:“急赈司……萧、萧大人?!小的不知……罪该万死!”

“我不杀你。”萧云萝淡淡道,“但我要你记住:法为民生而设,非为桎梏百姓而立。若执法者不知悲悯,与暴吏何异?传我令,即刻废除此条苛令,凡因‘私运’被拘之人,一律释放,并返还财物。若有迟误,以渎职论处。”

众人震惊,无人敢言。

她扶起老汉,将竹筐还给他:“去吧,给你妻子抓药。回头把方子送到城南医馆,我让人帮你代煎。”

老汉泪流满面,连连叩首,颤声道:“恩公……您是活菩萨啊……”

萧云萝摇头:“我不是菩萨,我只是记得自己也曾饿得啃树皮的日子。”

一行人继续北行,沿途所见,尽是春耕景象。可细看之下,许多田地荒芜,偶有农夫劳作,也多是老弱妇孺。黄龙低声禀报:“去年战乱毁了不少村落,青壮或死或逃,如今十户之中,难得一丁。”

萧云萝点头:“所以更要修好河堤。若再发大水,这些人连最后一点收成都保不住。”

三日后,抵达黄河中游重镇??蒲坂。此地乃九曲黄河要冲,历来水患频仍。当地官员早已接到风声,列队城外迎接,为首的正是河东观察使李崇文,三品大员,须发花白,一脸恭谨。

“下官恭迎萧大人驾临!”李崇文深深一揖,“蒲坂上下,无不仰慕大人风骨。此次巡查,若有差遣,莫敢不从。”

萧云萝还礼,却不进府衙,径直问道:“近五年堤防修缮账册,拿来我看。”

李崇文一愣:“这……稍后便送至驿馆。”

“现在就要。”她目光如刃,“还有历年汛情记录、工匠名册、物料出入清单,一并带来。我要在堤上当场核对。”

群臣面面相觑。有人暗中咬牙:这女子不过二十出头,竟如此咄咄逼人!

半个时辰后,账册呈上。萧云萝席地而坐,翻开第一页,便皱眉:“去年冬修堤三百丈,耗银八千两?每丈二十六两六钱七分?李大人,你当我是不懂工程的书生么?”

李崇文赔笑:“此乃工部核定标准……”

“放屁!”她猛然合上账本,“寻常夯土筑堤,每丈不过十二两,用石料也不过十八两。你这一项‘特殊加固费’就加了十两,‘人工津贴’又浮报三倍!整整四千两白银,进了谁的腰包?”

全场鸦雀无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