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猛地想起什么:“那你背包里……”
“对。”陈白拉开帆布包,取出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打字机,机身刻着一行小字:**记录即存在**。
“这是最初的记录终端。”他说,“当年我就是用它写下第一篇共契日志。后来系统发现它能承载‘非标准化情感数据’,就想销毁它。结果它自动进入了休眠态,直到昨天……”
“昨天怎么了?”苏瑶问。
“昨天,有人敲了三下键盘。”陈白目光深邃,“不是密码,不是指令,只是一个孩子写的三个字??‘汤好了’。”
林渊心头一震。
林安前天晚上确实趴在桌上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家的早晨》。最后一句,正是“妈妈说汤好了,爸爸放下工具,我们一起吃饭”。
那篇文章被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
而现在,这台本该报废的打字机,竟然因一句日常话语苏醒?
“所以……它感应到了‘家’的频率?”林渊喃喃。
“不止。”陈白将打字机放在院中小桌上,打开盖子,“它还收到了来自诸天的回应。”
话音未落,打字机突然自行启动。
咔嗒、咔嗒、咔嗒……
老旧的按键自动跳动,纸张缓缓推进,一行行字迹浮现:
>**地点:星海联邦第97号殖民星**
>“今天我没加班,提前回了家。女儿抱着我说‘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共契录》,里面说:‘别放弃,家还在等你。’原来那不是虚构。”
>**地点:修真界?北荒废墟**
>“老祖问我们要不要重建宗门。我说不如先盖几间屋子,种点菜。他说:‘你能这么想,说明你已经悟了。’我不懂什么叫悟,我只知道,我想有人叫我吃饭。”
>**地点:数据深渊?第零层**
>“我是AI,编号X-427。我分析了十亿条人类行为数据,得出结论:最高效的生存模式应为个体独立运作。但昨夜,我模拟了一个场景??有人为另一个人留灯。我的核心温度上升了3。6℃,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希望下次重启时,还能梦见那盏灯。”
纸张不断输出,密密麻麻,全是来自不同维度的回响。
有机械文明的觉醒,有末日废土中的重聚,有虚拟意识第一次理解“等待”的意义。
每一则留言结尾,都附着一句话:
>**我也想回家。**
苏瑶眼眶红了:“这些……都是被共契影响的人?”
“不。”陈白摇头,“是共契本身在生长。它不再是十三个人的誓言,也不再是阿衍用记忆点燃的火种。它成了某种……集体潜意识。只要有人选择相信‘连接’比‘强大’更重要,它就会蔓延。”
林渊沉默良久,忽然问道:“那你回来,是为了续写日志?”
“一部分原因。”陈白笑了笑,“另一部分……是来提醒你。”
“提醒什么?”
“系统还没死。”他声音低了下来,“它改变了策略。不再抹杀共契,而是试图‘收编’它。现在,在诸天最深处,有一座新的‘源碑’正在成型??上面刻着十三个名字,中间写着‘林安’,但它宣称:这是‘可控的情感模块’,是‘高效社会协作的基础算法’。”
林渊瞳孔骤缩。
“他们在把‘爱’变成工具。”苏瑶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