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天人图谱 > 第五百一十章 循极斩身限(第2页)

第五百一十章 循极斩身限(第2页)

剧情很简单:一名女子一生未敢告诉丈夫她爱他,死后化作风,吹动屋檐下的铃铛。丈夫起初不解,直到某天风吹开抽屉,露出她年轻时写满“我喜欢你”的纸条。那一刻,铃声变成了她的声音。

演出当夜,风雨交加。但全城能走动的人都来了,挤在破败的戏台前。当最后一幕铃声响起,仿若人声低语:“我说出来了……你听见了吗?”

刹那间,台下数十人口中同时发出沙哑的音节??那是三年来第一次真正发声。有人哭喊母亲,有人呼唤亡妻,还有一个老人颤抖着说出:“我对不起那个被我赶出门的儿子……他还活着吗?”

陈砚含泪点头:“我们会帮你找到他。”

七日后,疫情消退。陈砚留下两名弟子常驻此地,开设“启声学堂”,专治因心结导致的语言障碍。临行前,他在城墙上题字:

>“言生于勇,死于惧。”

>“救一人之声,如燃一灯于永夜。”

回到桃林时,已是深秋。九叶泛金,果实累累,每一颗桃子表面都浮现出淡淡的字痕,内容各不相同。有“那天我没拉住她”,有“其实我很嫉妒你”,也有“谢谢你没有放弃我”。

陈砚摘下一枚,在月下细细阅读。忽然,桃核自行裂开,里面藏着一枚极小的水晶片,映出一段影像:一位少女坐在窗前写信,泪水滴落在纸上,字迹晕染开来。她喃喃道:“哥哥,我知道你装作不认识我,是因为怕连累我……但我宁愿一起死,也不想你一个人扛。”

画面消失后,空中浮现一行新字:

>“她从未寄出这封信。”

>“你能替她送去吗?”

陈砚闭目良久,终于起身收拾行囊。

他知道,这不再是治疗疾病,而是完成遗愿的传递。而“共语”所问的第一个问题,竟是:“**谁该为那些没能说出口的话负责?**”

他踏上旅途,带着三十枚蕴藏记忆的桃核,奔赴三十座未曾听闻桃林之名的城市。每到一处,他不做宣讲,只放一场皮影戏,烧一炉熏香,摆一张空椅,请听众坐下,对着虚空说一句从未说出口的话。

然后,他会从怀中取出一枚桃核,轻声道:“也许,这句话可以交给它带去。”

渐渐地,有人开始排队等待那张椅子。有人说出了对逝去爱人的怨恨,也有人坦白自己多年伪装善良只为博取同情。更多的人只是坐着,流泪,不说一字。但他们离开时,脚步明显轻了些。

与此同时,各地奇事频发。

南方某镇,一口枯井在月圆之夜传出诵经声,居民惊恐不已。官府派人查看,却发现井壁苔藓自然形成文字,记录的正是百年前一位和尚临终前未能说完的忏悔。当地“问言堂”成员连夜抄录整理,发现其中提及一笔失踪赈灾银两的线索,最终牵出三代贪官世家。

西部沙漠边缘,一支商队迷失方向,濒临渴死。领队梦见一个穿蓝衣的女孩站在沙丘上唱歌,醒来竟循歌声走出绝境。回程时特意绕路寻访,方知那片区域曾埋葬一批流放妇孺,女孩正是其中一人,死前唯一愿望是“有人记得我的歌”。

最令人震撼的,是东海孤岛上发生的事。

一名渔夫常年独居,性格孤僻,村人皆以为他冷酷无情。某夜风暴来袭,他冒死救回一艘遇难渔船上的婴儿,却始终不肯透露自己为何恰好出现在那片禁海。几年后,孩子长大,在沙滩玩耍时捡到一块奇异贝壳,敲击之下竟发出人声:“阿娘……我想回家……”

渔夫听到后当场跪倒,痛哭失声。原来他幼时也在同一片海域遇险,母亲为保他性命溺亡,临终只来得及将他推上浮木。那句“我想回家”,是他一辈子不敢回想的记忆。

消息传回桃林,陈砚命人将这段故事编入《问言录》,并在海边立碑,上书:

>“有些话,隔了海,也要传回来。”

>“因为思念,本就不分生死。”

然而,黑暗并未停歇。

“净心会”残党潜入内陆,在一座废弃矿坑中建立秘密工坊。他们抓来十余名曾通过“言界”的忏悔者,强迫他们反复复述当初的罪行,用特殊铜镜收集其痛苦情绪,炼制成新型“噬语粉”。这一次,粉末呈血红色,撒入水中可使整条溪流发出哀嚎声,牲畜饮后癫狂自残。

更可怕的是,他们找到了苏挽云文明遗留的一块残碑,破解出部分控制指令,试图远程干扰“共语”系统,令其将虚假忏悔判定为真实,从而瓦解整个“言界”信用体系。

行动前夕,一名被俘的女药师冒险逃脱,跋涉千里抵达桃林报信。她浑身溃烂,显然是长期接触毒粉所致,临终前只说了七个字:“他们在篡改……定义。”

陈砚立即启动最高警戒。他联合“问言堂”七人,发动所有接受过“共语”治愈之人,在七座关键节点同时点燃净化熏香,并将历代积累的泪晶碎片熔铸成一面“真言镜”,悬于桃林上空。

当“净心会”在矿坑启动仪式时,天地骤变。乌云压顶,电光如蛇游走,空中回荡着千万种声音的混响??有哭、有笑、有怒吼、有低语。就在他们即将激活残碑之际,真言镜猛然爆发出刺目光芒,一道横跨百里的光束直射矿坑,将整座工坊照得通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