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小知青的种田史[七零] > 第 29 章(第1页)

第 29 章(第1页)

两天后,苏盈盈抽出时间,花了2毛钱,辗转来到了市里的农科院。

农科所的红砖楼爬满了爬山虎,实验室里弥漫着福尔马林和酒精的味道。

“您好!我找作物科研所的林向松林同志,我叫苏盈盈。”

在门卫处等候了一会儿后,林向松气喘吁吁地跑来,“苏同志,你来得正好,我的实验刚做完,正好让你看看成果。”

林向松带着苏盈盈来到了实验楼,两人换了身白大褂后,林向松推开了实验室的门。

苏盈盈的指尖轻轻点在实验室的金属载物台上,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前世实验室里的超净工作台。

林向松小心翼翼地从恒温箱里取出两个个培养皿,先将其中一个拿到显微镜下,调整好焦距。

“这是普通的茄子果肉细胞。”

苏盈盈凑过去,翻转的镜像里,染了色的细胞松散排列着,呈现图像比末世的时候要模糊许多。

林向松换了一个培养皿,“这个是你种的茄子的果肉细胞。”

显微镜下,这次的细胞明显比上次的要饱满,细胞核和液泡组织也更加清晰,仔细观察,还能看见细胞间营养传递。

“经过固元方培养的植物,细胞会更加饱满,活性也更强。”林向松向苏盈盈讲解到,对着自己的笔记图样,教着苏盈盈认识植物细胞和其中各项组织,并讲解各组织的特点。

林向松讲得细致,苏盈盈虽然对这些知识很是熟悉,但依旧听得认真。

温故知新嘛,她还是第一次上这个年代的小课呢!

看完了茄子细胞,林向松又宝贝地拿出了几个培养皿,“这是我刚做完的实验,是拿你的种子做的细胞分裂实验!”

他调整了一下显微镜的光源后,把培养皿递给苏盈盈,让苏盈盈尝试着自己手动调焦。

苏盈盈接过培养皿,将其放到观测台上,左眼凑到目镜前,轻轻旋动旋钮,原来模糊成一团的图像变得清晰起来,视野里也瞬间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细胞。

细胞们正以缓慢的却可见的速度分裂、舒展、再分裂、再舒展。

普通细胞那漫长的分裂周期,在这里被压缩成了半个多小时,新生成的子细胞边缘光滑,细胞核饱满得像浸在水里的紫葡萄。

“这是两天前接种的初代细胞,现在已经传了五代。”林向松的声音传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自豪,“其他的培养皿是在特殊环境下,细胞的存货情况。第一个是干旱环境、第二个是多水环境、第三个是高温环境,第四个是低温环境……在不是太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存活率都能保持在60%以上,轻微的特殊环境,存活率能达到90%!”

苏盈盈换了一个培养皿,视野里的细胞群果真在高渗环境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他们没有像普通细胞那样皱缩变形,而是依旧维持着饱满的形态。

苏盈盈看着显微镜里这些活跃的小精灵们,一股自豪感从心底升腾。这是她的前辈们穷极一生的研究成果,为了延续人类种族做出的努力,如今,在另一个时空,它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履行着它的使命。

观测完了细胞,苏盈盈问出了她此行的最终目的,“你们这里有能观测到基因序列的仪器吗?”

她的异能要四级才能感受到基因序列,而要精准找出对应到基因序列,又还需要漫长的升级和摸索。若是能够通过仪器直观看到基因序列,通过仪器找到对应的基因片段,那前世她们找到的那七百多个基因片段对应性状就能不借助异能,发挥出巨大作用了。

“没有。”林向松回答得果断,“测序仪这种宝贝我们这个小小的市级科研所怎么配拥有?!我们听说国科院才有这种高端仪器。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就是看这些细胞表现得这么好,想看看他们的基因是不是被改变了。”苏盈盈随口编了个理由。

“基因应该没有变化。它们的性状和原株表现是一样的,就只是细胞活性高了些,但这已经很强了!”林向松很满意他现在看到的一切,至于基因,这玩意太过于高深,而他的学识还不足以参与其中,所以把握住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苏盈盈当然知道基因是没有改变的,故而听后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出声。

八月底的太阳依旧威力十足,午后的空气都被照得扭曲。

十三生产大队的张队长蹲在路边的老槐树下,灰黑的衣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又被太阳晒干,在深色的汗渍中,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痕迹,仿佛一副水墨画。军绿色行军水壶内的水已经被喝了大半,原本清凉的井水也已经被太阳晒成了温水,张大队长扭开壶盖,抿了一口,看着尘土飞扬的土路,手里的草帽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该到了啊!”

远处又传来了“哒哒哒”的马达声,张大队长伸长脖子,看着这渐渐向他驶近的大铁盒子,铁盒子在张大队长面前停下,车门打开,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背着个挎包从车里挤下来,眉头微皱,额角都是细密的汗,显然被车内闷热的困得够呛。

“小苏知青!”张大队长看见来人,赶紧把手中草帽往头上一扣,迎了上去,“你可算回来了,我等你老半天了!”

苏盈盈定睛一看,愣了一小会儿后,终于从记忆中挖出了这个面容,“您是,十三大队的张队长?您这……是在等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