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瞧那位,不是状元郎么?如何这么些年过去,却还和当年一样,是个‘状元’?”
窃窃私语,显然他也不是全无人关系,这便是暗讽沈君颐如今官位极低,无才无德。
沈君颐是昭元二年的状元,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一途从来都是艰难刻苦的,寒窗苦读数十年最后却没有功名,只是平白白了少年头的大有人在。
而沈君颐那一年却不过弱冠之龄。
其文采斐然,容色殊绝,在众人之中无疑是最亮眼的存在,殿试之时,连至尊亦嗟叹其殿廷神采,将之取为状元。
待其一身红衣打马游街,意气风发的模样,不知道会令多少未出阁少女魂牵梦萦,未来的通天之路似乎已经在这位少年状元郎的脚下铺陈好了。
然而,事实却是,殿试之时已经是其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在那之后沈君颐一蹶不振,虽然也被编入了翰林院,却只是个游离于政治中心的边缘人,别说帮助起草诏书,连舞文弄墨的机会都极少,反而被派去干一些繁冗的杂活,明明是状元郎,是前途无量的翰林学士,但与自己同年的进士大多升迁或者调到其他任区的时候,沈君颐还是默默无闻的在翰林院的角落里,像是一株被遮天蔽日的大树夺取所有养分的野草,默默无闻的虚度着自己大好年华。
究其原因,却也正因为他状元郎的身份。
这个身份并不光彩。
科举是寒门士子唯一的上升通路,无数人寒窗苦读,也不过是为了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一切也仅仅针对寒门士子,在那些真正的权贵看来,这些也不过是玩具而已。
后续内容已被隐藏,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
如果您已经是VIP会员,但还是看到这一段,请退出浏览器的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