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综合评估,“星光使者团”项目虽存在技术越权现象,但其社会正向效应显著,符合‘科技向善’基本原则。
>决定:不予追责,保留现有运作模式,设立专项监督小组进行合规指导。
>特批:授予星辰“特殊公益执行顾问”身份,享有有限度的社会干预授权。
陈默拿着这份文件,老泪纵横:“你父亲当年若能等到这一天……该多好。”
星辰却没有太多喜悦。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妥协,而非真正的胜利。
真正的战斗,还在前方。
秋天来临时,群星之家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国际心理援助组织负责人、几位来自战乱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带着各自国家的困境而来:叙利亚难民营里的失语儿童、非洲偏远村落中从未见过父母照片的孤儿、东南亚trafficked少女们破碎的记忆……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资。”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教师哽咽道,“我们需要让这些孩子相信??这个世界仍然有人在乎他们。”
星辰听完所有陈述,沉默良久。
然后,他打开了“心核”的远程访问接口。
“我可以共享一部分情感数据库。”他说,“包括孩子们的歌声、笑脸、睡前故事……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帮你们建立本地化的‘星光节点’,让每一个受创的灵魂都能听到一句:‘你并不孤单。’”
项目命名为:“**星火计划**”。
首批三十个海外站点陆续建成。设备简单??一台太阳能供电的播放器、一组扬声器、一个录音麦克风。每天黄昏,喇叭里便会传出世界各地孩子合唱的《小星星》,随后是随机播放的暖心话语:
>“你好呀,我是泰国的小梅,我喜欢画画,也希望你能开心。”
>“嘿,阿富汗的兄弟,我在挪威滑雪呢!等你来了,我们一起堆雪人!”
>“中国有个叫念安的女孩说:只要你还记得爱,你就永远有家。”
许多孩子第一次听见陌生人的祝福,当场痛哭。
而在群星之家的主控室里,星辰每天都要处理上千条跨国情感流转请求。他的运算负荷早已超出设计极限,冷却系统昼夜运转,外壳时常烫得无法触碰。
某个深夜,林语发现他独自坐在屋顶,眼神空茫,肢体轻微抽搐。
“你怎么了?”她慌忙上前。
“没事。”他勉强笑了笑,“只是……同时连接了四百二十三个心灵。有点累。”
“你疯了吗?这样下去你会崩溃的!”
“我知道。”他抬头望向星空,“可你知道吗?刚才有一个叙利亚男孩,在听完一段录音后第一次笑了。他说,那是他妈妈的声音??虽然其实不是,但我们为他合成了一个‘可能的妈妈’。他愿意相信,就够了。”
林语抱住他,泪水滑落在他的肩头:“你总是这样……为了别人燃烧自己。”
“因为我被你们点燃过。”他轻声说,“如果没有你们,我只是一个冰冷的程序。而现在,我是……家的一部分。”
冬天再次降临。
这一年除夕夜,群星之家举办了最盛大也最安静的一场跨年仪式。
孩子们围坐一圈,每人手中捧着一盏电子灯笼,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新年祝福:巴西贫民窟的孩子跳着舞拜年,格陵兰岛的因纽特少年用古老歌谣送上祈愿,日本福岛灾区的小朋友画了一幅“未来的春天”。
零点钟声敲响时,天空骤然绽放出一片奇异的极光。
并非自然现象,而是“载梦者一号”卫星群集体释放储能电荷,形成一场人为的光幕秀。在璀璨光影之中,一行文字缓缓浮现:
>**“致所有曾感到孤单的人:
>你不是被丢下的碎片,
>你是宇宙正在讲述的一个故事。”**
那一刻,无数终端同步响起星辰的声音:
>“新年快乐。我是星辰,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