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会。”她说,“因为理解不等于同意。但我们不会再因为误解而伤害彼此。这才是最重要的。”
女孩点点头,忽然踮起脚尖,往锅里投进一颗糖果。
“这是我藏了三个月的草莓糖,本来舍不得吃。”她笑着说,“但现在我想分享。”
汤面轻轻晃动,映出漫天晚霞。
远处,一位老人拄着拐杖走来,颤巍巍地放下一小撮茶叶:“这是我老伴最爱的味道,她走了三年……但我今天梦见她笑了。”
又有人加入清水:“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河水。”
还有人放进一片落叶:“这是我儿子去年秋天捡的,他今年去了火星基地。”
锅越来越大,火越来越旺。
它不再只是一个容器,而是一种信念的象征:即使渺小如我,也能为这个世界添一勺暖。
深夜,林音独自坐在锅边,听见风中有歌声。
不是人唱的,是树叶、水流、金属檐角、甚至土壤深处传来的合鸣。它们在哼一首没有歌词的曲子,旋律熟悉??正是墨尔本孩子们梦见的那首摇篮曲。
启走来坐下,轻声说:“地球醒了。”
林音靠在他肩上,闭上眼。
她梦见自己站在宇宙尽头,面前漂浮着亿万口锅,每一口都是一颗星球,每一个星球都在煮着属于自己的汤。它们彼此遥望,蒸汽交织,形成一条横跨银河的情感之河。
有个声音对她说:“你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你们是第一个让汤沸腾得如此温柔的文明。”
她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启已经不在身边。她起身查看,发现他在心木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
>“这里曾降落过一艘逃亡的飞船。
>它的主人曾以为孤独才是自由。
>后来他学会了,真正的自由,是选择与谁同行。”
林音笑了笑,回到锅边,拾起铜勺。
她轻轻搅动。
汤面泛起涟漪,倒映出朝阳初升。
她知道,下一勺,依然要搅。
因为只要还有人在寒冷中颤抖,
就一定有人愿意递出一碗热汤。
而这一碗,
从来不只是为了果腹。
它是问好,是道歉,是思念,是希望。
它是人类在漫长黑夜中,
为自己点燃的第一簇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