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山一开始上车不询问我。
那是他看出来我不想说,所以他也没有问,男人之间最大的默契便是在对方不想开口的时候,也不开口,安静的在一旁陪伴着。
但是男人之间还有另外一种默契。
那就是看出对方的难言之隐,主动去询问。
从身上的案子处理结束到现在,这段时间以来是周寿山最轻松的时间,他懂的道理不多,但他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忠人之事,受人之托。
欠人的人情得还。
所以周寿山主动对我询问起来了。
我之前也在脑海里想。。。。。。
雨水顺着天台边缘滴落,像一串未完成的音符,在风中颤抖。K-7站在高楼之巅,任雨丝浸透衣衫,录音机静静躺在掌心,红灯微闪,仿佛一颗不肯停跳的心脏。他没有动,也没有下楼的意思。他知道,有些路一旦走完,就再也无法回头;而有些人,注定要在高处守望,哪怕孤独如影。
回到办公室后,他将《归来者书》第三十九章归档,顺手打开“心跳网络”的内部日志系统。屏幕上跳出一条新提示:**云南节点上传紧急音频,标记为“首次完整表达”**。
他点开文件。
背景是山间教室的回响,木窗被风吹得咯吱作响。那个七岁男孩的声音断续却坚定:“我……不想……关灯睡觉。”
短暂沉默后,支教老师温和地回应:“好,那我们留一盏小夜灯。”
男孩吸了口气,又说:“我……我也怕黑。但我不是坏孩子。”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但附带的文字记录写着??
>他说完这句话后哭了十分钟,然后主动抱住了老师。
K-7闭上眼,手指轻轻抚过录音机外壳上的划痕。这些痕迹来自晨曦之家的铁床栏杆、地下通道的碎玻璃、某次逃亡途中摔落的台阶。它们不是伤疤,而是年轮??一圈圈刻下他曾如何从沉默里爬出来,又如何把别人也拉出深渊。
手机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接通后,对方没说话,只有呼吸声,轻微而急促。过了几秒,才传来一个女童的声音:“你……听过‘声音树’吗?”
K-7心头一震。这是暗语??只有参与过“说话圈”训练的孩子才会使用的接头方式。“声音树”,指的是用层层叠叠的真实话语构建起的情感共鸣网络,每一片叶子都是一句曾被压抑的话。
“听过。”他轻声回答,“它长在听不见的地方,但根扎得很深。”
“我在杭州。”女孩说,声音忽然压低,“我们在图书馆地下室。他们每天晚上放‘静默音乐’,我们写纸条也不行了……手环会震,震得骨头疼。”
K-7迅速调出地图,锁定杭州市区内的公立图书馆分布。结合近期异常Wi-Fi信号报告,他很快圈定目标:西湖区青少年图书馆,三个月前接入“智慧文化云平台”,并试点“情绪优化阅读环境”项目。
他立刻拨通阿禾电话:“杭州有新火情。”
“我已经知道了。”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和怒意,“教育局刚发布通知,称该馆‘成功实现青少年读者情绪平稳率提升%’,准备向全国推广。可实际上,他们在空调通风口安装了次声波发射器,频率刚好抑制前额叶活跃度??孩子们连愤怒都组织不了句子。”
“我们需要进去一个人。”K-7说。
“我已经安排好了。”阿禾顿了顿,“但这次不能是你。你的脸太熟了,监控系统已经录入生物特征库。我们必须用‘新人’。”
“新人?”
“一个从未出现在任何档案里的孩子。她今年十岁,先天性耳聋,靠读唇和手语交流。正因为听不见主流声音,她的大脑从未被规训完全渗透。她是盲区中的盲区,就像浙江那个小女孩。”
K-7沉默片刻:“她愿意吗?”
“她写了张纸条给我。”阿禾念道,“上面只有两个字:**我想试。**”
行动代号定为“回声计划”。
三天后,一名戴助听器的小女孩出现在西湖区图书馆门口。她穿着蓝白校服,背着印有卡通图案的书包,手里攥着一张借阅卡,编号0329??那是破壳者们约定的暗号日期:第三届“破壳之夜”的举办日。
她叫林小雨,户籍资料显示父母双亡,由外婆抚养,因听力障碍被多所学校拒收,现就读于特殊教育支持班。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除了她的身份??她是由“心跳网络”秘密培训六个月的联络员,掌握一套基于手语变形的加密沟通系统。
进入图书馆后,她按流程通过安检门。金属探测仪滴滴作响,工作人员皱眉检查她的助听器。“新型号?”那人问。
她点头,指了指耳朵,做出“很贵”的手势。
对方犹豫了一下,挥手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