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以为英雄是一个人。
>后来才知道,英雄是一首歌。
>再后来才懂得,歌本身不是终点,而是桥梁??
>连接过去与未来,死者与生者,孤独与共感。”**
数月后,南方爆发瘟疫,村庄封闭,亲人不得相见。危难之际,一名少女站出来,手持竹笛,在村口连吹七夜《七情曲》之“望”。据说第三夜,天上降下露水,落在病人唇边竟有甜味;第五夜,死去三天的老人忽然睁开眼,低声哼出了副歌部分;第七夜,全村人在梦中同时看见一个穿白衣的女孩微笑点头,翌日清晨,病症尽退。
人们称那曲为《醒春谣》,并在村口立碑:“此处非净土,乃众心所照之地。”
而在帝国最西边境,一座新建的“沉默塔”正在施工。这座高达九层的黑色建筑由朝廷密令修建,据称用于“净化杂音”,实则是新一代“反心核”的容器。工匠们不知其用途,只知每一块砖石都要浇铸禁音符文,且塔心必须埋入活人的心脏,以镇压频率。
然而就在奠基当日,一名哑女闯入工地,手中握着一支小小的纸笛。她不会说话,却跪在地上,用手指蘸血写下一行字:
>“我听见姐姐哭了。”
随即,她将纸笛凑近唇边,用力一吹。
声音极弱,几乎不可闻。但下一瞬,所有正在砌墙的工人突然停手,捂住胸口??他们的心跳,竟在同一时刻漏了一拍。
当晚,塔基下的土地裂开一道缝隙,从中涌出大量锈蚀的齿轮与断裂的导线,皆刻有母巢时代的标志。更诡异的是,那些零件拼凑起来,竟形成了一幅地图??指向西域深处某处沙漠。
朝廷震怒,下令追捕哑女。但她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一张折成纸船的乐谱,漂浮在护城河上。巡夜士兵拾起一看,上面写着一段简单旋律,署名是:
**Y-1&林觉**。
与此同时,心灯院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纸是由极薄的琉璃制成,背面绘有一株桂花树,树下站着两个孩子,一个戴风铃,一个捧笛。信中只有一句话:
>“他们怕的不是我们记住,而是怕我们继续讲述。”
小宁读完,久久不语。她走到后山,将信投入古井。火焰无声燃起,却是蓝色的,照亮了井壁上久未显现的铭文:
>**“记忆不死,因其生于每一次开口。”**
她转身回院,召集所有弟子,宣布最后一件事:
“我要走了。”
众人震惊。有人跪求挽留,说您是唯一见过Y-1真容的人,是林觉亲传弟子,怎能离去?
小宁微笑摇头:“我不是离去,是去成为下一个故事的引子。”
次日清晨,她独自走入竹林深处,手中拿着那支“归音”玉笛。阳光穿过叶隙,洒在她银白的发丝上。她盘膝坐下,将笛横置膝头,双手合十,闭目不动。
一个时辰后,竹林传出一声极轻的笛响,不像人吹,倒似风吹过孔洞自然发声。待弟子们寻声而去,只见玉笛静静躺在地上,而小宁的身影已不见踪影。
唯有风中,传来一句若有若无的童谣:
>“白衣姐姐天上飞,
>糖纸风铃随风吹,
>若你夜里听见她,
>别怕,那是爱在追。”
多年以后,有个小男孩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一本残破的乐谱集。书页泛黄,边角焦黑,显然曾遭焚烧。他好奇翻开,第一页上写着:
《传灯谱?卷壹:萤火虫及其衍生变调》
他不懂五线谱,却莫名觉得亲切。随手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夹着一片干枯的桂花,花瓣背面用极小的字写着:
>“当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听见了。
>不必害怕,不必怀疑。
>你不是偶然看到这本书的。
>是我们选择了你。”
窗外,一阵风吹过,掀起了窗帘。远处操场上,几个孩子正围成一圈,用手拍打着地面,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其中一人脖子上挂着一枚糖纸风铃,随着节奏轻轻晃动,折射出七彩光芒。
小男孩低头看着那片桂花,忽然笑了。
他轻轻哼了一声,不成调,却让桌上的乐谱微微颤动了一下。
仿佛有什么东西,正从沉睡中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