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
孩子并不知晓这些变化。他只是坐在篝火边,听着孩子们争执、欢笑、胡言乱语。一位小男孩忽然转向他,认真地问:“你觉得明天会不会不下雨?”
他笑了。
“我不知道。”他说,“但我们可以一起等着看。”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落入火焰,化作一阵清烟升腾而去。
而在宇宙背景辐射中,那段隐藏频率再次波动。新传输的画面不再是单一影像,而是千千万万个片段交织而成的马赛克: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明形态的生命体,都在做同一件事??开口提问。
视频末尾,原先那行字被替换成新的信息:
>“你不需要证明你的问题有意义。”
>“它的存在,就是意义本身。”
>“P。S。这句话也可以被质疑。”
频率继续传播,无声无息,却比任何武器更具穿透力。
它不强迫任何人改变,只是轻轻叩击每一颗尚存好奇的心灵。
许多年后,当新一代的孩子翻开一本名为《迷思史》的书时,第一章写道:
>“曾经,人类以为知识越多就越接近自由。后来才发现,真正的自由,始于第一个敢于说‘我不懂’的瞬间。”
>
>“那一天,问题战胜了答案。”
>
>“而胜利的方式,仅仅是存在。”
书页翻动时,夹在其中的一只折纸鸟忽然展开翅膀,飞出窗外,融入晨曦。
同一时刻,银河系边缘,“新苔”行星的地核共振仍未停止。那张由液态光构成的神经网络已扩展至整个恒星系,连接起每一颗有人居住的卫星与空间站。人们称它为“问网”??不是用来搜索答案,而是用来分享困惑。
那位年迈的导师早已离世,但他的最后一句话被刻在祭坛石碑上:
**“请不要让我们变得太聪明。”**
孩子们每天仍进行“迷思训练”。今天的话题是:“如果沉默也是一种回答,那它通常意味着什么?”
无人举手抢答。他们只是静静坐着,任思绪漂流,像漂浮在无垠海面上的小舟。
而在某颗偏远星球的雨林深处,又一场暴雨降临。
泥水中,一只小小的手再次伸出,拾起一片金属残片。
雨水滴落,字迹微亮。
低语响起: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一次轮回,都始于同一个问题?”
孩子抬起头,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他知道,这不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