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 第460章 皇宫失控(第1页)

第460章 皇宫失控(第1页)

九月初四,寅时刚过。

神都的天色尚未破晓,整座城市却已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惊醒。

昨夜,廷尉府与禁军的铁蹄踏碎了无数府邸的宁静。一场毫无征兆的大清洗在夜幕掩护下展开,上百名官员被连夜缉拿,如此规模的雷霆行动,在这座帝都已是多年未见。

更令人心惊的是,有细心者发现,这场清洗的对象,竟都与一年前苏定方大将军的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发现像野火般在暗处蔓延,引发了无数猜测与联想。

偌大的神都城,被一层。。。。。。

风起于西北,卷过万忆塔的檐角,吹动了那柄铁铲上的布条。归语村的蓝莲在晨露中轻轻摇曳,仿佛感应到了什么。而在倒影城祭坛深处,《众生命簿》的最后一行字迹缓缓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微不可察的裂痕??自陈七消失后第七日出现,细如发丝,却横贯命簿封底。

柳芸是第一个察觉的人。她跪坐在祭坛前,指尖轻抚那道裂痕,心头猛然一震。命簿有损,意味着记忆根基动摇。她立刻召集拾忆女队,彻查近十日所有递入忆笺的来源。结果令人惊骇:三十七份忆笺中,竟有九份笔迹出自同一人之手,且内容高度雷同,皆描述“一名无名男子于风雪夜背负重伤士兵穿越心渊峡谷”,细节几近复制。

更诡异的是,这些忆笺所附信物,均为残破陶片,拼合之后,赫然是一只与福建老妇人送来的陶罐完全相同的器皿。可那只陶罐早已碎裂,碎片由陈七亲手埋入祭坛之下,怎会重现?

“有人在伪造记忆。”柳芸沉声说道,眼中寒光闪现,“而且,他正试图用虚假的‘铭记’,污染真实的‘遗忘’。”

与此同时,长安皇宫内,皇帝接连三夜梦魇不断。每夜子时,殿外长廊便响起整齐的脚步声,不疾不徐,踏在青石板上,如同千军列阵。太医束手无策,道士做法无效,唯有当皇帝低声念出《守心录》首章时,脚步声才悄然退去。

第四夜,皇帝不再诵经,而是披衣起身,独自走向藏书阁。他在《贞观补遗》中翻到那位老臣的遗书,却发现原本泛黄的纸页竟变得崭新,墨迹也有所不同。他凝神细看,发现关键一句被悄然篡改:“真正的稳定,不在直面,而在重塑。”

他浑身剧颤,立即召来史官比对原稿,确认此书昨夜尚无异样。可如今不仅文字改动,连印章色泽都略显鲜亮,似刚盖不久。

“有人能改已录之史……”皇帝喃喃,“难道冥枢未灭?”

几乎在同一时刻,苗疆耳山溶洞再次滴血成文,但这一次,血字歪斜扭曲,仿佛书写者正承受巨大痛苦:

>“伪忆入簿,真魂将熄。

>第十人非外来,乃自生。

>守碑者之中,已有裂隙。”

柳芸接到传讯,当即带人赶赴耳山。途中,她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黑雾,浓稠如墨,内中有影绰绰人形游走,口中低语着无人能懂的古音。队伍中一名年轻拾忆人突然抽搐倒地,双目翻白,嘶声道:“我不该记住……我不该记得……名字不是他们的!是我的!!”

待黑雾散去,那人已气息全无,手中紧握一张忆笺,上面写着:“陈七,朔州人,战殁于壬戌年冬。”落款竟是“亲妹陈阿音”。

柳芸脸色骤变。阿音从未有过兄长,她是孤女,父亲早亡,母亲难产而死。这忆笺,彻头彻尾是假的。

她立刻下令封锁倒影城四门,严禁任何忆笺进出,同时派人彻查近年来所有与“陈七”相关的记载。结果令人窒息:各地忆驿上报的“陈七事迹”多达一百二十三则,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行为模式却惊人一致??救孤、修路、守碑、焚档、南归……如同某种模板批量生成。

“这不是纪念。”柳芸站在祭坛之上,望着命簿那道裂痕,“这是造神。”

而此时,在北方极寒之地,那支由十万亡魂组成的军队仍在南下。但他们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许多将士开始停滞不前,眼神迷茫,口中反复呢喃:“我是谁?我为何在此?”

为首的将领跪倒在陈七昔日立碑之处,抱头痛哭:“大人,我记不清我的名字了……我记得打仗,记得风雪,记得饿得啃皮带……可我想不起我是为谁而战……”

就在这时,一道灰袍身影悄然出现在长城残垣之上。他手持一支断笔,衣袖空荡,脸上戴着一张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他俯视着这支逐渐涣散的亡军,轻声道:“你们本就不该被记起。”

话音落下,他抬手一挥,空中浮现无数虚幻忆笺,如雪花般飘落。每一片上都写着不同的“陈七故事”,有的说他是天界谪仙,有的称他乃帝王转世,更有甚者,竟言其以一人之力镇压冥枢千年。

这些忆笺落入雪地,瞬间化作蓝莲,花开遍野。可花瓣却是黑色的,散发出淡淡的腐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