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林烬临终前的话:“替我说完。”
他也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所做的决定:封锁某些极端暴力记忆以防模仿犯罪,隐藏部分权贵罪行以免引发社会动荡……
原来,他也曾做过“选择性遗忘”。
那人笑了:“你看,我们都一样。记忆不是非黑即白的武器,它是双刃剑。真正的救赎,不是消灭遗忘,而是学会与它共处。”
老周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无愤怒,唯有清明。
“你说得对。”他低声道,“但我依然选择记住。”
话音落下,他举起右手,掌心浮现出共忆网络的象征图案。紧接着,三百座记忆塔的意志降临于此,亿万民众的思念汇成洪流,涌入虚忆界。
那王座上的身影开始崩解,化作无数光点四散而去。
但老周知道,他并没有真正消失。
因为遗忘,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正如光明需要阴影才能显现,记忆也需要遗忘作为边界。
当最后一丝黑暗散去,虚忆界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囚禁之地,而变成了一座流动的图书馆。每一本“书”都是一个被抹除者的故事,读者需用自己的记忆作为“借阅凭证”才能打开。若无人愿意为之承担记忆之重,书页便永远空白;若有足够多人共同铭记,故事便会完整重现,并投射回现实世界。
老周转身,望向出口。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回去。
他是桥梁,一旦建成,便注定要承受重量直至断裂。
他的身体将永远留在这里,成为新秩序的基石。
但在地球之上,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老师,我梦见了一个老爷爷,他说他很累,但很高兴。”
老师愣住,随即翻看教材附录,指着一幅画像问:“是不是长这样?”
男孩用力点头。
画上写着:**周承安,原昆仑碑守护者,共忆网络奠基人之一。**
教室里一片寂静。
片刻后,全班起立,齐声朗读碑文最后一句:
>**“总得有人站着,才能让后来者不必跪着说话。”**
而在遥远星域,“林烬之星”愈发明亮,其周围环状结构已清晰可见,宛如一棵横跨光年的巨树,枝干延伸向十二个外星文明所在的方向。
风起了。
雪又开始落下。
每一片,都写着一个名字。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不愿被埋葬的往事。
而在这片被记忆唤醒的大地上,新的传说仍在继续??
关于一个杂役少年,如何用一生的时间,点燃了千万人心中的火种。
关于一个时代,如何从沉默中挣脱,学会了说出那两个字:
**“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