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午后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季斯允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跟在班主任李老师身旁,沉稳的脚步声在安静的走廊里回响。
再次看向身旁气质出众的年轻人,李老师还是感到一丝讶异。
她曾在新闻里见过他——十六岁以省状元身份考入A大,大一时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就获得国际奖项,年仅十九岁修完全部学分。
这样优秀的人,拒绝了斯坦福的全奖offer,选择留在国内。当时记者追问原因,他对着镜头淡淡一笑:“家里有个不省心的小祖宗要照顾。”
没想到这位天之骄子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这里。
“您就是宋攸宁的哥哥吧?”李
老师侧头看他,语气带着些许询问,“这次情况比较特殊,怎么不是父母过来呢?”
“爸妈工作上临时有要紧事,脱不开身。”季斯允声音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我来处理也是一样的。”
李老师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担忧:“那也好。季先生,不瞒您说,宋攸宁同学最近的状态……确实让人担心。成绩下滑得很明显。”
她顿了顿,看向季斯允微蹙的眉头,叹了口气,“这孩子一直很优秀,也很乖巧,但最近性格上突然有些变化,我担心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听着老师的话,季斯允脸色露出深思的神色,仔细回想着这些天宋攸宁是否有什么不对。
老师想到了什么,脸上有些犹豫,接着措辞更谨慎了些:“宋攸宁同学最近似乎和班里一位男同学走得比较近,这个年纪的孩子,多多少少情感上会有些朦胧的好感或者波动。”
她小心地观察着季斯允的反应,“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多心了。”
和男同学走得近?
季斯允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深邃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暗芒,像是平静湖面下骤然涌动的潜流,带着几分危险的意味,但转瞬即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老师没有察觉,继续说着:“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敏感,我们做师长的,还是要多沟通,多引导。”
她话音一转,终于进入正题:“今天请您来,主要是因为攸宁和另一位同学发生了争执,差点动起手来。我问了班上好几位同学,对方并没有说过分的话,只是在正常聊天,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反应会那么大。”
她无奈地摇摇头:“我也问过宋攸宁具体原因,可她什么都不肯说,情绪也很抵触。考虑到她现在的状态,季先生,您看是否先带她回家,好好沟通一下,等情绪平复了再回学校上课?”
季斯允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好的,麻烦老师了,我先带她回去。”
两人说着,推开了教师办公室的门。
午后的阳光倾泻而入,将办公室映照得一片明亮。
宋攸宁就站在窗边,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短裙,双手向后撑在办公桌边缘,微微低着头。
一阵微风吹入,轻柔地拂动她乌黑的发丝。她逆光而立,侧脸的线条在光晕中显得格外清晰漂亮,带着少女独有的清韧。
季斯允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不轻不重地撞了一下,突突地快跳了几拍,竟有一瞬间的怔忡。
但他迅速收敛了心神,脸上恢复了惯常的严肃表情。
听到门口的动静,宋攸宁侧过头来看向来人。
走进来的青年身形高大挺拔,剪裁精良的深色西装勾勒出宽肩窄腰的轮廓。黑色的碎发随意地垂落,微微遮住他精致却略显清冷的眉眼,白皙的皮肤在光线映照下近乎透明。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就与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带着一种难以忽视的存在感。
宋攸宁的视线与季斯允的撞个正着。她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抿紧了嘴唇,带着点倔强和未消的怒气,迅速移开了目光,重新看向窗外,只留给他一个紧绷的侧影。
季斯允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面上不显,只是又与老师客气地寒暄了几句,感谢老师的关心。
“那宋攸宁,你就先跟你哥哥回去吧,好好休息,调整好状态。”老师温和地对宋攸宁说。
宋攸宁默不作声地拿起自己放在一旁的书包,季斯允自然地伸出手,从她手里接过了那个看起来不算轻的书包,拎在手里。
宋攸宁看了他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赌气似的率先走出了办公室,脚步很快。
季斯允没有立刻跟上,他对老师微微颔首示意,然后才转身,不紧不慢地跟在那个气冲冲的背影后面。
他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出校门,来到停靠在路边的黑色轿车旁。
宋攸宁站定在副驾驶门边,依旧板着小脸,两手交叉抱在胸前,微微扬着下巴,那姿态分明是在等着有人来给她开车门。
季斯允看着这个连生闷气都带着十足娇气的大小姐,眼底掠过一丝明显的纵容。他迈步上前,依着她的心意,伸手替她拉开了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