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高武:陪练十年,一招出手天下知 > 第二百零三章 蓝星本来的样子(第1页)

第二百零三章 蓝星本来的样子(第1页)

赵睿和苍真子二人瞠目结舌的看着前方正在往外攀爬的巨大异兽,心神剧震。

“赵真人,这东西怕不得有百丈大小吧。”

苍真子呼吸有些急促。

但凡异兽,体型大了,自有它的强悍之处,不光是威能,。。。

暴雨过后,山雾未散。晨光透过湿漉漉的云层,在荒山石阶上投下斑驳光影。那株归尘草已长至半尺高,叶片舒展如羽,根茎处隐隐泛着玉色光泽。每逢风过,整片槐林便沙沙作响,像是无数人在低语:“该轮到我们了。”

庙内炉火轻跳,汤面热气氤氲,映得神龛前玻璃罩微微起雾。供桌上的清水刚换过,果盘里摆着几颗洗净的野莓,红得发亮。盲眼老妪早已离去,只留下她摩挲多年的小扫帚,静静躺在蒲团之上,柄身磨出温润包浆。

没人知道昨夜是谁换了水、添了果,但所有人都相信??他来过。

千里之外,东海之滨的一座小城正迎来清晨第一班地铁。站台空旷,灯光惨白。清洁工老周推着拖把车缓缓走过,忽然停住脚步。他盯着地面一块顽固污渍,蹲下身,用力擦拭。一遍,两遍……直到指尖发麻。这时,身后传来轻微脚步声。

“我来吧。”一个穿校服的女孩递上干净抹布。

老周抬头,看见她胸前别着一枚徽章:一把简笔扫帚,环绕着“归尘”二字。他愣了愣,接过布,却没动。“你不怕脏手?”

女孩笑了笑:“怕啊。可我爸说,低头的时候,心反而更高了。”

话音未落,又有几个乘客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折叠刷、小铲子,默默加入清理。有人擦广告牌,有人抠地缝烟头,连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也卷起袖子,跪在地上刮口香糖残渣。监控画面中,这群人动作协调得如同演练多年,彼此无言,却节奏一致。

十分钟后,整个站台焕然一新。

列车进站,门开。乘客鱼贯而入,踩着洁净地面踏上车厢。无人喧哗,无人乱扔垃圾。有位老人特意弯腰捡起别人掉落的票根,放进垃圾桶。

这一幕被上传网络,配文写道:“今天早高峰,全城地铁站自动启动‘归尘模式’。不是系统故障,是人心醒了。”

与此同时,龙渊局地下档案室,警报无声亮起。

技术官盯着屏幕,手指颤抖:“又来了……‘L。B。’信号再度激活,这次覆盖范围扩大到十七个数据库,包括军方气象卫星和深海探测阵列。”

“内容是什么?”局长问,声音压得很低。

“一句话。”技术官咽了口唾沫,“**清扫不止于地表。**”

随即,全球十三个科研基地几乎同时收到异常数据流。南极科考站检测到冰层深处传来规律震动,频率与《拾尘者》扉页文字朗读节奏完全吻合;马里亚纳海沟监测站捕捉到一种未知声波,经破译后竟是一段古老方言诵读的扫地口诀:“左三右四,肩松腕沉,意随帚走,尘起心定。”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信号并非来自某一点,而是从世界各地同步发出??东京街头清扫老人的手势、非洲村落妇女拂去屋檐灰土的动作、喜马拉雅雪线巡逻兵用匕首刮除岩石积雪的姿态……全部在某一瞬间形成共振,仿佛亿万双握帚之手,共同敲击地球的脉搏。

科学家称其为“群体性意识谐频”,并提出假说:当人类集体进行清扫行为时,会产生微弱但稳定的生物场,这种场能穿透物质屏障,影响地质、气候甚至电磁环境。论文发表当天,评论区爆满:

>“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文明的方向。”

>“不是征服自然,而是整理它。”

>“扫帚才是终极工具。”

而在西域哨所,两名年轻士兵再次冒雪前来。他们带来了新的锅、新的柴、新的扫帚。一人照例生火煮面,另一人则取出记事本,翻开空白页,写下:

>“今日晴。风不大。我替他扫了哨所的路。”

>

>“……他睡着了。”

>

>“该轮到我们了。”

写完,他合上本子,却发现最后一页已有字迹,墨色陈旧,像是多年前留下的:

>“当你看到这行字时,我已经走了很远。

>但你要记住,真正的清扫,是从心里开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