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西游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 第176章 李世民驾崩(第2页)

第176章 李世民驾崩(第2页)

一场更为隐蔽的战争开始了??不是刀兵相见,而是认知之争。

就在人心摇摆之际,那颗荒芜星球上的三道身影终于启程。降龙手持新铸禅杖,伏虎肩扛破旧蒲团,济癫依旧哼着小调,三人踏着星辰残屑,穿越虚空裂缝,重返三界。

他们的第一站,便是浪浪山。

小沙弥已成长为青年僧人,法号“明觉”。他守着茅屋,传承《浪浪山纪闻》,教导前来求道的年轻人。这日黄昏,三人arrivewithoutwarning。明觉一眼认出他们,却未惊讶,只合十行礼:“我知道你们终会回来。”

“因为故事还没结束。”济癫笑着灌了一口酒。

当夜,四人围炉夜话。降龙取出一块星核碎片,正是当年紫微大帝捏碎冒牌者遗物时飞出的一粒尘埃。它如今静静躺在掌心,散发微弱金光。“这是‘真实’的种子,”他说,“唯有直面谎言而不逃避的人,才能让它发芽。”

伏虎则打开舍利瓶,里面并非骨灰,而是一缕缕细如发丝的记忆流光。“这些都是曾被抹除的觉醒者遗志,”他道,“只要有人愿意倾听,它们就能重生。”

济癫翻开发黄的话本,指着最后一页空白处:“这里该写下新的句子了。不是由我们写,而是由下一个敢说‘我不愿意’的人来写。”

翌日清晨,四位旅者并肩下山。消息如风传播,四方响应。数百名青年追随其后,他们中有道士、尼姑、书生、工匠、渔女、戍卒……无一不是曾在黑夜中独自思考、拒绝盲从而被排斥之人。

队伍行至中原腹地,正值一年一度的“天律祭”。往年此时,万民跪拜,祈求神明赐福。今年却不同。当祭官高声宣读《顺天章》时,一名少女缓步走上祭坛,朗声道:“我祖母曾因不肯献祭女儿给河神而被烧死。今天我要问:这样的神,值得敬吗?”

全场寂静。

紧接着,第二人站出,是一名老兵:“我征战三十年,换来一句‘忠魂永镇边关’。可我的儿子饿死在归乡路上。这叫公正吗?”

第三人是位女医师:“我治愈百人,却被斥为‘阴气过重不宜行医’。难道救人也有性别之分?”

一人接一人走上前,声音越来越响,汇聚成洪流。祭坛崩塌,香炉倾覆,那天律碑竟从中裂开,露出内部刻满的血色契约??全是历代帝王与天庭私下签订的奴役条款!

风暴席卷诸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什么是真正的秩序?如果规则本身就是压迫的工具,我们是否有权推翻它?

黑影在高空冷笑:“好啊,让他们吵吧。争论越多,真相就越模糊。”

但它错了。

因为在所有喧嚣之中,始终有一束光不曾动摇。那就是行动。那些提问的人,并未止步于言语。他们建学堂、办报馆、设公裁庭、组织互助社……用实践回答每一个疑问。

十年之后,一个新的节日诞生了,名为“觉明节”。每年此日,万家灯火齐明,人们不再祭神,而是点亮烛火,诵读自己写的《醒世书》。孩童们最爱玩的游戏,是模仿金蟾跳跃,口中喊着:“八瓣莲开!照见本来!”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觉明星愈发明亮。科学家说它是超新星遗迹,诗人说它是希望的化身,而某个小女孩仰望星空时悄悄告诉妈妈:“我觉得,它是无数个勇敢的心连在一起,变成的灯。”

某夜,明觉独自登上浪浪山巅,取出那本历经风雨的《浪浪山纪闻》。书页自动翻到最后,空白处渐渐浮现出一行字:

>“当千万人同时睁开眼睛,黑暗就不再是黑夜。”

他微笑合书,抬头望天。只见一道金光划破苍穹,那只金蟾再次现身,绕地球三周,最终落在碑顶,背上的八瓣莲花缓缓绽放。

这一次,没有人需要它开口。

因为所有人都听见了心底的声音:

**“我可以不一样。”**

**“我本就不该一样。”**

**“从此以后,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哪怕全世界反对。”**

风穿过竹林,带着这句话,吹向未知的远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