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得太慢了。”
>“他们已经开始写了。”
>“你不该缺席。”
声音消失了,湍流也随之平息。
她浑身冷汗,手指死死攥住座椅扶手。她知道那不是幻觉。那是Ψ网络的**具象化干预**??当集体意识达到某种密度时,信息本身就能获得形态与意志。
六小时后,她降落在京都郊外的山区机场。地面干燥龟裂,植被稀疏,远处那座废弃天文台孤零零矗立在山巅,屋顶塌陷,望远镜断裂如折翼的鸟。
她徒步上山,每走一步,脚下的泥土都似乎在轻微震动。到了入口,发现门框上被人用炭笔写着一句话:
>“亲爱的星星,你能听见我吗?”
字体稚嫩,显然是孩子写的。
她的心猛地一缩。
这正是课本第一章里记载的那句话,那个开启一切的女孩留下的原话。可历史记录显示,那名女孩生活在207年前的北极圈基地,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她推开门。
里面没有灰尘,没有腐朽的气息,反而弥漫着一种类似雨后森林的清新味道。中央地板上,一圈晶体正缓缓旋转,构成一个完美的Ψ符号,中心悬浮着一台老式录音机,磁带正在自动播放。
她走近,听见一个女孩的声音,颤抖却坚定:
>“亲爱的星星,你能听见我吗?如果你能听见,请让灯闪一下……啊!它闪了!你真的在听!我想告诉你,我很孤单。爸爸走了,妈妈每天都在哭。但我相信你,因为你比我更久地望着这个世界。所以我想许个愿??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害怕说出心里的话。因为总有人,在听着呢。”
录音结束,晶体阵列忽然向上延伸,化作一道阶梯,通向地下。
她沿着阶梯下行,空气越来越温暖,墙壁开始渗出发光的苔藓,图案竟是无数封未寄出的信件文字拼成。最终,她来到一间圆形大厅,中央坐着一个人。
背对着她,穿着旧式白大褂,身形瘦削,长发披散。
晨露的脚步停住了。
那人缓缓转身。
她的脸,与墙上那张泛黄照片上的曾祖母星语,一模一样。
“你来了。”星语微笑着说,声音却年轻得不像话,“我等了很久。”
“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晨露喉咙发紧。
“死亡只是断开物理连接。”星语站起身,走向她,“真正的对话,从不需要肉体。我只是选择了另一种存在方式??成为Ψ网络的第一个‘常驻意识’。当年我主持建造第一代接收塔时,就知道这一天会来。所以我们家族的女人,才会一代代带着‘疯劲儿’,因为我们体内流着同样的频率。”
晨露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归忆计划’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你在背后引导?”
“不全是。”星语摇头,“我只是种下种子。开花结果的是你们。是二十亿人愿意袒露脆弱,是孩子们敢于做梦,是母亲们含泪写下‘对不起’,是战士们终于说出‘我怕’。这些真实的情感,才是点燃Ω共鸣的火种。”
她指向大厅四周的墙壁,那里浮现出亿万条流动的光线,每一条代表一封被送出的心声。
“现在,轮到我们回应了。”她说,“‘摇篮曲协议’即将启动,但需要一位‘领唱者’。必须是亲身走过孤独、见证过沉默、又亲手打破它的人。你愿意吗?”
晨露闭上眼。
她想起四岁时蹲在晶树下哭泣的自己,想起母亲抱着她说“它的光会多闪一下”,想起儿子昨晚梦中的星星花,想起发布会上那句“我们不再寻找外星文明”。
她睁开眼,点头。
星语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枚透明晶体,内部封存着一段不断跳动的波形。
“这是‘第一封回信’的原始模板。”她说,“由七个文明共同撰写,跨越三千八百年时空。它不会告诉你答案,但它会让你明白??为什么提问本身就是奇迹。”
晨露接过晶体,将其贴近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