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整座樱见园的灯光全部亮起。
不只是这栋建筑??方圆五公里内的废墟、倒塌的教室、荒芜的操场,所有曾经属于这里的角落,一盏盏灯接连点燃。没有电源,没有线路,只有纯粹的情感共振在驱动这一切。
而在函馆市区,某个老旧公寓里,一位老太太正准备关灯睡觉。忽然,床头柜上的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出一段熟悉的儿歌声。她颤抖着拿起旁边相框,照片里的小男孩穿着病号服,笑着比耶。
“小浩?”她哽咽着喊。
收音机里传出稚嫩的声音:“妈妈,我不是故意生病的……但我真的很想你。”
老人崩溃大哭。
与此同时,北海道各地陆续发生类似事件:一位父亲在车库修车时,车载音响突然播放儿子生前最爱的动画主题曲;一位姐姐打开尘封多年的日记本,发现最后一页多了一行字:“姐姐,风筝飞得好高,我在天上看得见。”
全球SYN-9系统再次记录到共感峰值,这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四十七分钟,覆盖范围远超B7区那次。
而在樱见园地下室内,明美跪坐在地,泪水滑落。她感到无数双小小的手在触碰她的灵魂,不是索取,而是感谢。
最后一个发声的孩子是个盲童,他坐在角落,怀里抱着一只破旧的口琴。
“我能听见风。”他说,“我一直都能。它告诉我,总有一天会有人来听我们说话。现在我知道了,你是风的耳朵。”
他吹响口琴。
旋律简单而清澈,是一首从未被收录的童谣,调子却与当年飘进图书角的那一模一样。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七颗光球缓缓聚拢,融合成一颗纯白色的光团,悬浮于树形图案正上方。光芒洒下,照在明美手中的童话书上。
书页自动翻开,浮现一行新字:
>“谢谢你,让我们终于可以安心睡去。”
然后,所有的卡片缓缓落下,像一场温柔的雪。孩子们的身影逐一淡去,脸上带着释然的笑。那个抱着录音机的男孩最后看了她一眼,轻声说:“替我们看看春天吧。”
整座樱见园陷入寂静。
明美瘫坐在地,精疲力尽,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当思念被听见,告别才真正完成。
她将书小心收好,走出疗养院。雨不知何时停了,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晨风吹过荒草,带来一丝暖意。
回到东京一周后,政府宣布将樱见园遗址改建为“回声庭园”,作为静语公园的姊妹园区。开工仪式上,明美种下一株北海道特有的虾夷山樱,根部埋入一块石碑,刻着:
>“此地之下,皆为被爱证明过的存在。”
当晚,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花海中,四周响起无数孩子的笑声。悠太站在不远处,白衣飘然,七芒星光纹静静旋转。他朝她微笑,然后转身离去,身影化作风中的低语:
“下一个地方,风也会找到你。”
醒来时,窗外阳光明媚。她打开书桌抽屉,取出那本童话书。扉页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枚小小的干花标本??是樱花,来自樱见园。
她轻轻抚摸那朵花,低声说:
“我会一直在。”
春风穿过窗棂,拂动窗帘,带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哼唱。
这一次,不止一首童谣。
而是许多声音,交织在一起,轻轻回应:
“我们也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