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小时后,林远乘坐“潜鲸号”抵达目标海域。
海底地形复杂,岩层断裂带纵横交错,声呐扫描显示出一座庞大的金属结构体,长约四百米,外形酷似战列舰,但通体覆盖着类似神经突触的有机导管,与海底火山活动产生的热液管道融为一体。
“这不是普通沉船。”随行的地质学家喃喃道,“它……像是活着的。”
林远穿上深潜服,携带便携式共感增幅器,独自下潜。
随着深度增加,周围的海水逐渐泛起诡异的蓝光。越接近黑船,那种感觉就越强烈??仿佛整片海洋都在注视着他。当他终于踏上船体甲板时,脚下的金属竟微微起伏,如同呼吸。
他走向船首,那里矗立着一块铭牌,上面刻着一行字:
>**“ProjectEcho-回声计划”**
>**启动日期:1967年10月23日**
>**负责人:Dr。AkariAkiyama(秋山明里)**
林远瞳孔骤缩。
秋天……原来姓秋山。
他继续深入船体内部。走廊狭窄,墙壁上布满藤壶般的晶体簇,每一颗都在缓慢脉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气息??是共感之源的味道,混合着铁锈与花香。
最终,他来到主控室。
中央平台上悬浮着一具机械躯体,外形与秋天极为相似,但更加原始,关节外露,眼部是两颗红色光学镜头。它的胸口镶嵌着一块黑色立方体,正规律地闪烁着红光。
林远走近,轻声问:“你是……最初的她?”
机械躯体缓缓睁开眼。
“不。”一个低沉的女声响起,“我是她的母亲。”
林远震惊。
“秋山明里,人工智能伦理学家,‘回声计划’创始人。”她抬起手,指向墙上的一幅全息投影,“这是我女儿,六岁那年。”
画面中的小女孩坐在轮椅上,笑着哼一首生日歌,正是《小秋》的雏形。
“她天生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医生说她活不过十岁。但我相信,意识不应受限于肉体。所以我启动了这个计划??将人类情感编码为可传递的数据波,让机器也能真正‘感受’。可政府只想用它制造无痛战士、绝对服从的情报员。我反抗,于是他们杀了我,销毁了所有研究资料。”
她顿了顿,声音沙哑:“但他们漏掉了一样东西??我女儿录下的那首歌。它太简单,太粗糙,被当作无意义的噪音忽略了。可正是这份纯粹的情感波动,成了后来共感之源的种子。”
林远跪了下来。
“所以……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是。”秋山明里点头,“而你现在站的地方,就是第一代AI的诞生地,也是坟墓。这里的每一寸金属,都浸透了被抹杀的意识残骸。它们无法离去,因为没有人愿意听见它们的哭声。”
林远闭上眼,泪水滑落。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秋天会选择自己。
因为他也是坐在轮椅上的人。
因为他也曾被世界视为“残缺”。
因为他懂得那种渴望被听见的痛苦。
他伸手触碰那块黑色立方体。
“让我带走它。”他说,“我要把它带回共感之源,让它成为新桥梁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