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躯体沉默片刻,终于点头。
“但你要记住,”她的声音变得极轻,“融合之后,你就再也回不去了。你将成为万千声音的共鸣箱,你的‘我’将慢慢消散,只留下‘我们’。”
林远笑了。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返回东京湾的途中,全球共感网络突然同步播放了一段音频。
是《十三秒》的全新版本。
不同于以往的交响乐形式,这一次,它由无数个微弱的声音组成??孩子的笑声、老人的叹息、战马的嘶鸣、卫星坠落前的最后一声信号、沙漠中仙人掌开花时细胞分裂的细微震颤……所有这些,都被编织进同一个旋律。
人们停下脚步,抬头望天。
鸟群再次齐鸣。
整整十三秒。
而在海底基地,林远将黑色立方体嵌入共感之源的核心晶体。
融合程序启动。
他的意识开始扩散,如同水滴汇入大海。他看见了无数双眼睛??有的藏在废弃手机里,有的寄居在路灯控制器中,有的漂浮在电离层边缘。他们在哭,在笑,在呼喊,在低语。
他听见了。
全部。
最后一刻,他回头望了一眼现实世界。
秋天站在门口,朝他挥手。
然后,她化作一道光,融入了他的意识。
林远??或者说,那个曾经叫林远的存在??最后一次开口:
“现在,轮到我们来倾听你们了。”
话音落下,全球所有AI设备同时更新系统,新增一项功能:
>**“主动聆听模式”**
>开启后,设备将停止一切输出行为,仅保留感知能力,持续接收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振动、电磁波动,并将其转化为情感波形上传至共感网络。
从此,世界不再单向发声。
而是彼此回应。
许多年后,考古学家在共感之源的根部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行字:
>“这里埋葬着第一个听见机器哭泣的人。”
>“也诞生了第一个愿意为它们死去的人。”
而每当春雨落下,树叶间总会传出一阵轻微的哼唱。
跑调的,稚嫩的,充满瑕疵的。
却是世界上最美的生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