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故事,由你来讲。”
话音落下,那人身影渐渐消散,唯有那盏灯留在原地,悬浮片刻,随后化作一道绿光,钻入她的眉心。
那一刻,莉娜突然明白了所有事。
她不是普通的孩子。
她是“记述者”??守门人体系中断后,唯一能承接记忆火种的存在。
当晚,她偷偷爬起床,在墙上写下第一句话:
**“他说冬天很长,但只要有人记得光,春天总会敲门。”**
从此,她每晚写一段,每月讲一次。内容不再是童话,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极北的雪原、断裂的骨杖、双月并现的夜晚、反向献祭的誓言……甚至连姑母埋下陶罐的那一幕,她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
人们起初当作奇谈,后来渐渐沉默。
有些老人听着听着,竟流下泪来,说这些事他们祖辈也提过,只是早已遗忘。
有些年轻人则怒斥她传播邪说,要烧掉她的画册。可火一点,书页竟不燃,反而散发出淡淡绿光,照得满屋清明。
第五年冬,第一场雪落下时,小镇外来了个流浪歌手。他衣衫褴褛,背着一把断弦的竖琴,声称要唱一首“从未有人听过的新歌”。镇民哄笑,让他滚开。唯有莉娜走上前,递给他一块蜜糖饼。
他吃了,然后坐下,拨动仅剩的一根弦,唱了起来:
>“有个叔叔提着绿灯,
>走进风雪不再回程。
>他说冬天很长,
>但只要有人记得光,
>春天,总会敲门。”
歌声响起那一刻,全镇的苔藓灯同时亮起,即使那些已被砸碎的,也在残骸中迸出一丝绿芒。流浪歌手唱完便离去,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可从那以后,这首歌便在各地流传开来,版本越来越多,歌词略有不同,但核心始终不变。
有人说是民谣,有人说是诅咒,也有人说是预言。
而在群山深处的洞穴之中,那盏苔藓灯依旧静静燃烧。
灯旁的石碑上,除了“归门者明”四字外,近日又多了一行小字,似乎是用指甲刻上去的,歪歪扭扭,却坚定无比:
>**我在听。**
洞内温暖如春,四季恒定。墙上涂鸦越来越多,全是孩子的笔触:有大人牵小孩的手,有众人围灯夜话,有雪花化作花瓣飘落人间……每一幅画角落,都署着同一个名字拼音的首字母:L。N。
每逢月圆之夜,洞顶冰层会渗下一滴水珠,落入灯油之中,激起一圈涟漪。涟漪扩散时,灯焰便会轻轻晃动,仿佛有人在呼吸。
某夜,一道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洞口。是个约莫十岁的女孩,辫子扎得歪歪扭扭,怀里抱着画册。她看着洞内的一切,久久不语,最后蹲下身,在灯旁放下一块蜜糖饼,轻声说:
“叔叔,我来讲故事了。”
刹那间,灯焰猛地一跳,映出她身后另一道影子??高大、沉默、提着灯,正缓缓点头。
风穿洞而过,带来远方的低语:
>“我在听……下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