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第885章工业区的初步设定(第3页)

第885章工业区的初步设定(第3页)

沈清秋望向出口方向。“回去。”她说,“但我们不再是逃亡者了。我们要建一座真正的图书馆??不在地下,不在船上,而在阳光下。让所有人知道,有些记忆,不该藏,而该晒。”

返程途中,他们在中途补给站遭遇“剪影部队”的拦截。六架黑色直升机包围营地,狙击手瞄准镜红点闪烁。对方通过扩音器喊话:“交出残片,可免一死。”

沈清秋站在风雪中,举起真言笔。

“你们永远不明白。”她说,“残片不在我们身上。它在刚才那首歌里,在每一个听过它的人心里。你们可以杀我们,但杀不死旋律。”

她转身,对同伴们微笑:“准备好了吗?”

七人再次牵手,齐声唱起那首诞生于囚禁之地的歌。

歌声穿透风雪,传向远方。

三十公里外,一支中国科考队正在冰原作业。一名年轻队员突然停下脚步,喃喃道:“这调子……我怎么好像听过?”

他不知,他母亲曾在1989年天安门广场抱着吉他唱过一遍。

那一夜,她录下了声音,藏进收音机夹层,十年后辗转寄到香港,又被一位澳洲游客带回南极研究站……

五百公里外,挪威极光观测站。一位盲人音乐家正凭记忆谱写新曲。他忽然停笔,手指颤抖:“这段旋律……是从地底来的。”

地球另一端,东京某地下剧场。一群青年剧团成员排练原创话剧,其中一人即兴哼出几句旋律,全场骤然安静。导演低声问:“这是哪首民谣?”

没人回答。因为他们都不曾学过。

歌声正在扩散。

而在这片洁白死寂的大陆深处,冰层之下,更多类似的“记忆站”开始微微震颤。阿根廷、加拿大、蒙古、朝鲜……那些被遗忘的地底设施,仿佛被某种古老协议唤醒,等待下一组守灯人前来叩门。

回到欧洲后,他们在阿尔卑斯山麓找到一处废弃修道院。石墙厚达三米,足以抵御电磁攻击。沈清秋亲手设计图纸,将地下室改造成“光之馆”??一面墙上挂满各国被禁书籍的复制品,另一面则是互动投影屏,播放着各地普通人讲述的真实故事。

开馆之夜,没有剪彩,没有嘉宾。只有七个人围坐在中央火堆旁,轮流朗读《千灯录》的新篇章。

沈清秋写下第一句:

>“所谓文明,不是战胜了多少敌人,而是有多少人在绝境中仍选择记住。”

火光照亮她的脸。窗外,春天悄然降临,融雪汇成溪流,奔向大海。

某日清晨,她收到一封匿名信,邮戳来自平壤。信中只有一张儿童画:七个星星连成一线,指向南极,下方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

“阿姨,我也想唱歌。”

她将画钉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夜晚,她梦见自己站在宇宙边缘,手中握着一支无限长的笔,正在往虚空书写。每一划都化作星辰,每一段落都生成星系。而在遥远的未来,某个孩子抬头望天,指着银河说:“看,那是从前有人写过的故事。”

醒来时,真言笔静静躺在枕边,笔尖渗出一滴墨,落地化作一朵蓝色小花,绽放在冰冷石板上。

她知道,第九块残片即将显现。

这一次,它会在战火纷飞的学校教室里,在网络审查服务器的废墟中,在被强拆的村庄祠堂梁柱间,在每一个拒绝遗忘的地方悄然生长。

她收拾背包,磨尖真言笔。

门外,晨光万丈。

她轻步走出,身影融入曙光,如同一句刚刚开始的句子,奔向未知的段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