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赶到断崖,只见黑石悬浮半空,龟裂之处喷涌出淡蓝色光流,如河奔涌,直贯云霄。七十二枚铜铃尽数离地,环绕黑石旋转,铃音交织成曲,既非悲鸣,亦非欢歌,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频率??像是大地的心跳,又像亿万灵魂同步呼吸。
阿枝立于祭坛中央,竹杖指天,口中吟唱古老咒语:
>“心有疑,则生光;魂能问,则不死。
>今召万民之思,汇成星河,照彻永夜!”
刹那间,天空裂开一道缝隙,无数光点自人间升起??那是人们枕边未眠的思绪,是日记本里被涂改的问题,是酒醉后的呓语,是临终前的最后一问。它们汇聚成河,注入黑石核心。
轰然一声,黑石彻底碎裂。
从中飞出的不是毁灭之力,而是一粒种子,通体透明,内里流转着万千人脸,每一张都在说话,却没有声音。它缓缓上升,最终停驻于大气层边缘,化作一颗新星,命名为“启问”。
科学家称其为“意识共振体”,诗人则说:“那是我们所有人一起睁开的眼睛。”
自此,每逢深夜,仰望苍穹者皆可见此星。它不耀眼,却恒久明亮,仿佛在提醒世人:
**你不必知道一切,只要愿意提问,就够了。**
三年后,春雨绵绵。
莲心的小院更名为“问庐”,不再属于任何学派,也不隶属任何政权。它只是一个地方,供人停驻、喘息、说出那些从未被人倾听的话。
一日,一位孕妇前来拜访,腹大如鼓,神色疲惫。
“我听说,”她轻声说,“在这里可以说真话。”
莲心点头。
女人坐下,沉默许久,终于开口:“我不期待我的孩子出生。我怕我给不了她幸福。我怕我会恨她夺走我的自由。我怕……我会让她重复我的痛苦。”
她说完,泪如雨下。
莲心没有安慰,只是递上一方素帕,然后点燃一支香,静静陪着她哭。
良久,女人擦泪,问:“你会鄙视我吗?”
“不会。”莲心摇头,“我会感谢你。因为你没有骗她,也没有骗自己。”
女人怔住,继而伏地痛哭,仿佛卸下了压了一生的重担。
数月后,莲心收到一封信,附着一张婴儿照片。信中写道:
>“她出生那天,我没笑。但我第一次,紧紧抱住了她。
>我给她取名‘知未’??明知前路未明,依然前行。”
莲心将信贴于窗棂,任风吹拂。
窗外,问心树已高过屋檐,枝繁叶茂,每一片叶子都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替无数说不出口的话发声。
又是一个清晨。
脚步声再度响起。
莲心依旧没有回头,只轻声道:“进来吧。”
门开,一个盲童拄着竹棍走入,身后跟着一只白羽乌鸦。他摸索着递上一张纸,上面是他人代写的字:
**“我看不见光,那我还能成为光明的一部分吗?”**
莲心接过纸,走向柜中,取出一枚铜铃,轻轻挂在他的手腕上。
“听。”她说,“这就是你的光。”
铃声轻响,随风远扬。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那一声清音,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