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 第717章 蔡福 血浓于水呀3更(第2页)

第717章 蔡福 血浓于水呀3更(第2页)

同时颁布《军令十五条》,其中最严者三条:

一、临阵脱逃者,斩;

二、私通敌国者,诛三族;

三、冒功欺上者,剥皮实草,悬首示众。

号令既出,三军凛然。

正当此时,南方急报再至??湖南安抚使张浚原持观望态度,今见蔡福势大,竟主动遣使求见,愿献长沙城池,并率本部兵马两万归附。

蔡福大喜,当即封张浚为湖南节度副使,赐金甲一副、战马十匹,命其速修城防,防备荆南方向可能来犯之敌。

然而,真正的风暴,仍在北方酝酿。

完颜宗弼自江州惨败后,狼狈北遁,途中遭耶律国珍追击,损兵折将,仅率万余残部退回燕京。金主吴乞买震怒,欲将其削职问罪。

然完颜宗弼连夜上书,痛陈失利之因:“非战之罪,实乃蔡福诡计多端,兼有天时地利。彼以火攻破我营垒,又趁乱出击,乃侥幸得胜。若容臣休整三月,必集倾国之兵,踏平江州,擒杀蔡贼,献首阙下!”

金主思虑再三,终允其所请。

于是,一场席卷北疆的战争机器再度启动。

辽东调兵五万,女真精锐尽出;

河北征夫十万,昼夜赶造攻城器械;

更从西域购得波斯火油三百车,配以改良霹雳炮,专为破城而备。

与此同时,完颜宗弼派出密使,再度联络赵构,言辞卑微:“昔日误会,皆因沟通不畅。今蔡福逆天行事,妄立伪君,实乃两国公敌。若宋廷愿暂弃前嫌,共伐江州,则金国愿退黄河以北二十里,永不南侵。”

赵构犹豫再三,终召集群臣议事。

殿上,刘延庆力主结盟:“蔡福一日不除,我位一日不稳。与其等他坐大,不如趁其立足未稳,联合金军南北夹击,一举荡平!”

段常却怒斥:“此乃引狼入室!金人豺狼之心,岂可信之?今日许你二十里,明日便要一百里!一旦我军与蔡福交战,金军趁虚而入,谁能抵挡?”

崔靖闭目不语,心中已有定计:无论胜负,只要拖住双方,待其两败俱伤,自己便可割据一方,自立为王。

最终,赵构采纳折中之策:派使臣前往金营,表面答应合作,实则拖延时间,暗中却加紧调兵,准备独力攻取江州。

消息传至潭州,蔡福仰天长叹:“赵构啊赵构,你宁可相信敌人,也不肯相信自己的子民。你以为结盟能保江山?殊不知,正是你一次次的选择,把千万百姓推向了我的旗帜之下!”

他当即下令:

一、命耶律国珍率骑兵一万,伪装成金军,潜入河北境内,烧毁粮仓三座,制造金国内乱假象;

二、派细作混入宋军高层,散布“赵构欲借金军之手铲除异己”的谣言,动摇军心;

三、加快整编各地义军,限期一月内完成建制,形成可战之力。

半月后,成效渐显。

河北多地爆发民变,百姓传言“金军将强征汉人为奴”,纷纷揭竿而起;

刘延庆军中接连发生哗变,三名校尉被部下杀死,首级挂于营门;

更有数支原本效忠赵构的地方武装宣布倒戈,自称“匡复义军分支”,直接向潭州请命。

而就在这风云激荡之际,一件意想不到之事发生了。

一名老僧自峨眉山而来,手持一枚青铜虎符,声称奉“太祖遗诏”而来。

蔡福召见,老僧跪地泣曰:“贫僧法号慧真,原为太庙守陵僧。靖康之变前夜,先帝密召老僧入宫,交付此符,并言:‘若有忠义之士举义清君侧,持此符者,可开太祖藏兵洞,得神兵三千、铠甲万具、粮草百万石。’”

蔡福接过虎符,细细查验,发现其纹路古朴,铭文清晰,确系北宋初年御制之物。更奇者,虎符背面刻有一行小字:“龙兴之地,衡山之阴,松柏九曲,石门自启。”

“衡山?”蔡福心头一震。

那不正是他迎回皇子之处?

难道冥冥之中,天意早已注定?

他当即决定:亲率五百精兵,携虎符再上衡山,寻访所谓“藏兵洞”。

七日后,队伍抵达指定地点。

依照提示,穿九曲松林,过断崖溪涧,终于在一峭壁之下发现一道隐秘石门,其上雕刻蟠龙纹,与虎符图案完全吻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